昨天,中国东方宣称,米塔尔和中国东方的控制人韩敬远等在2007年12月13日签署了一份股东协议,将使米塔尔最终增持中国东方至73.13%,但该股东协议生效条件之一,是在6个月内---即截至今年5月9日,获得中国监管部门反垄断的批复。截至5月9日,米塔尔未能拿到这一批复。
昨天,中国东方公关人士明确,股东协议中包括的股权转让等已经失效。此举意味着米塔尔不能依据上述协议获得中国东方控股权。
据悉,所谓反垄断批复,是国家商务部和工行管理总局对外资对华并购行为进行审查,判断并购是否会导致垄断。
不过,米塔尔并没有放弃控股中国东方的希望,昨天,米塔尔宣称,尽管之前的股权转让协议等股东协议失效,但仍期待反垄断批复。
据悉,国家工商局和商务部在2007年12月12日和2008年4月3日接受了他们提交的反垄断申请,根据相关规定,若无特殊情况,相关部门将在接到申请30个工作日内给出答复。商务部在接受申请后目前还未到30个工作日的最后期限。
米塔尔昨天还对中国东方许诺,待反垄断批复到手,将全力支持继续股东协议下拟进行的交易以及执行在业务合作协议中约定的多项合作协议。
对此,中国东方方面表示,鉴于原股东协议已失效,若米塔尔最终获得反垄断批复,转让是否继续进行要待股东间新的商讨。无论如何,米塔尔都将成为中国东方的参股股东,因为在米塔尔和中国东方的控制人韩敬远等在2007年12月13日签署了股东协议之前,已向中国东方原第二大股东陈宁宁收购28.02%股权。
对于米塔尔的再次失败,钢铁业资深分析师徐向春表示,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规定,外商投资中国钢铁行业原则上不允许控股。米塔尔此次试图通过在香港市场上的资本运作,来达到控股我国民营企业的目的看来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冲突,应该很难获得商务部批准。
来源:京华时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