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钢铁行业利空频繁来袭。这虽然对钢铁行业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但也对其发展扫除了不确定性的干扰。
尽管今年以来各种钢材的价格一直在不断上涨,但由于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涨,钢铁行业的利润还是受到严重挤压。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钢铁行业今年1-5月的利润同比增加25.6%,但与往年1.2倍的增速相比大幅下降。更重要的是,原材料涨价的势头并没有停止。
虽然有业内分析师认为,钢铁企业可以通过调高钢材价格的方式化解原材料的上涨压力,但是即便抛开利润空间压缩的可能性,下游产业能否接受钢材的不断提价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今年以来,房地产和汽车这两大用钢主力行业的投资均处于下降过程。一方面,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明显下降;另一方面,4、5月份汽车月度销量增速,均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这将对钢铁的内需产生重要影响。
从出口来看,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我国出口钢材556万吨,环比增加78万吨,但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1-5月份钢材出口量为2171万吨,同比下降20.8个百分点。
在需求增速明显下降的同时,钢铁行业的供给却存在增加的可能。光大证券预计,2008年预计粗钢产量5.4亿吨,粗钢消费量50639万吨,比上年增长16.5%,粗钢产量占粗钢消费量107.2%。整体上看,存在生产能力超过实际需求的可能。
面对日益强势的铁矿石供应巨头越来越严重的“漫天要价”,我国需要更为强大的钢铁企业与之相抗衡。而且米塔尔等世界钢铁巨头的成长历史表明,钢铁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与规模经济高度相关。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政府多年来也一直支持国内钢铁企业的整合兼并。
继去年宝钢重组八一钢铁等十多起重大重组后,今年以来,以山东钢铁集团的组建为契机,钢铁行业的重组再次加速。由唐钢集团与邯钢集团合并而成的河北钢铁集团,由宝钢集团重组韶钢集团、广钢集团后成立的广东钢铁集团先后正式成立;武钢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也于今年3月正式批准启动。
业内专业人士认为,围绕宝钢、武钢、鞍钢、沙钢、唐钢等大钢铁集团的重组并购将进一步延续。未来可能出现重量并购的可能是马钢、太钢、安阳钢铁,以及一些中小钢厂。我国钢铁巨头并购重组的空间还很大,并且并购重组还能够增强宝钢、武钢等公司应对成本压力的能力、提升盈利水平。
来源:证券时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