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耗煤行业 -> 冶金行业 -> 行业新闻

中国钢企加速“跨国”之路

2008/7/17 10:25:10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脚步的确离我们越来越近。当国人还在为外国企业开采我们的矿山而惊呼时,中国企业也开始纷纷“入主”外国矿产公司。

  加速“跨国”

  7月1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酒钢集团与哈萨克斯坦欧亚工业财团所属国际矿产资源公司(IMR)合资。合资公司由酒钢集团和IMR公司共同组建,酒钢集团以评估核准后的全部钢铁主业和矿山等资产出资,总资产299.7亿元人民币,占51%的股权。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额为80亿元人民币,合资经营期限为50年。资料显示,IMR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外掌握大量的铁矿、铬矿、铝土矿等资源,年产2000万吨铁精矿或球团矿、2200万吨煤矿、3万吨镍矿。

  7月8日,澳大利亚铁矿石供应商中西部公司(Midwest)又有4名董事表示,愿意将其所持共计4.1%的Midwest股份卖给中钢集团。此前,中钢集团已经持有Midwest45.58%的股份,加上4位董事拟出售的股份,中钢集团理论上已持有Mid鄄west49.68%的股份。由于中钢的竞争对手Murchison已经撤回与Midwest的合并方案,中钢集团控股Midwest已经没有太大悬念。中钢集团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是澳大利亚矿业主要投资者之一,与Midwest合作历史已有多年。Midwest在西澳大利亚的铁矿开发项目有5个,以目前的勘探情况分析,Midwest将会成为西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多种经营的铁矿石生产商。

  酒钢和中钢高调加速“跨国”,似乎一扫了笼罩在中国钢铁行业上空的阴霾,使人们暂时忘却了铁矿石谈判桌前“资源为王”的尴尬和被动。许多业内人士乐观表示:酒钢和中钢的做法值得借鉴,会为中国钢铁行业带来新的转机。资源为王钢铁行业目前处在景气周期内,矿石需求量大。中国目前已探明铁矿石储藏量为593.9亿吨,矿石含铁量在30%—35%,矿石品位低,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中国许多钢铁企业多年来一直积极在海外“淘矿”,并通过签订长期协议来保证矿源稳定。这种稳定在近几年被打破。

  相关资料显示,在2003年底,国内铁矿石进口量最大的宝钢开始代表中国钢铁业参与国际定价谈判,但由于新日铁率先与铁矿石巨头达成了协议,按照国际惯例,宝钢被动接受了其谈判结果:价格涨幅18.6%;2005年,中国钢铁企业正式走上谈判前台,谈判结果涨价71.5%;2006年涨19%;2007年涨9.5%,不过当年实际进口价格上涨幅度超过30%;2008年一季度后期,铁矿石价格较2007年年初翻了1倍左右。钢铁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原因包括:美元贬值,以美元计价的产品价格上升;全球各国都逐渐意识到资源的紧缺性和重要性,纷纷加大自身资源保护力度;近两年全球钢铁产量大幅增加,铁矿石需求保持高水平等等。

  铁矿石市场行情一片看好无疑增加了供应方要价的底气,铁矿石谈判变得异常艰巨起来。

  2008年2月18日,世界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宣布,已与日本五大钢厂、韩国浦项制铁和德国蒂森-克虏伯达成协议:2008财年该公司南部系统粉矿基准价格(离岸价)在2007财年的基础上上涨65%,高品位的卡拉加斯(Carajas)粉矿基准价格对日韩、德国涨幅分别为71%、66%。

  按照国际惯例,淡水河谷既然已经与一些主要钢铁生产商达成协议,铁矿石长期合同基准价上涨幅度为65%—71%,那么包括我国谈判代表宝钢在内的全球其他谈判方都将接受这一基准价格。但在“资源为王”的时代,游戏规则掌握在供应方手里,另外两大矿石生产商力拓和必和必拓一直在谋求更高的涨价幅度。

  2008年6月23日,宝钢与世界主要铁矿石生产商之一力拓公司就2008年度PB粉矿、杨迪粉矿及PB块矿基准价格最终达成一致:力拓的PB粉矿、杨迪粉矿、PB块矿将在2007年基础上分别上涨79.88%、79.88%、96.5%。

  虽然钢材价格的上涨消化掉了铁矿石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但“我为鱼肉,人为刀俎”的感觉还是令中国的钢铁企业们不爽。寻求突破势在必行。

  突破瓶颈

  2007年10月,第七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熊必琳强调,铁矿石连年涨价,迫使中国企业调整资源战略,加大境外资源投资力度,弱化对三大供应商的依赖程度,中国政府支持企业境外开发铁矿资源,以缓解连年涨价的被动局面。政府的表态无疑让中国钢铁企业的“跨国”之路走得更坚定。

  近几年,中国钢铁企业海外开矿的步伐逐渐加快,宝钢与FMG合资开发西澳磁铁矿、武钢在澳年产1200万吨铁矿石的威拉拉项目中拥有10%的股份、鞍钢与金达必公司合资开发卡拉拉铁矿项目、国内四大钢企共同出资组建北京钢企联公司在柬埔寨进行铁矿资源勘探与开发……

  据悉,欲整合西北钢铁产业的宝钢曾将西北钢铁产业的龙头酒钢视为囊中之物,但最终在与哈萨克斯坦欧亚工业财团的对决中败下阵来。酒钢集团的高层表示,宝钢与酒钢失之交臂的原因是,酒钢的目标是要找一家原料型企业,而宝钢明显不符合这一条件。一位业内人士说:“迫于中国铁矿石不足压力,将目光投向海外的钢铁企业很多,但将主要资产拿出来与海外矿产公司重组,尚属首例。”由此看来,为了争取资源上的话语权,酒钢是动真格啦。

  中钢对中西部公司的收购,因为总计13.6亿澳元的收购价,成为中国海外金属资源领域的最大收购案。据了解,中钢的竞争对手、澳大利亚Murchison背后,隐藏着日本和韩国企业。今年初,日本三菱集团已和Murchison签订协议,约定将收购其50%的铁矿石资产。一旦Murchison战胜中钢与中西部公司合并成功,其所拥有的铁矿石将会优先供应日本和韩国企业。对于中钢的此次胜出,海外分析师称,中国企业将改变整个矿产行业的版图,采矿业势将因某个中国巨头的崛起而迎来洗牌。

  无论如何,都要拥有自己的矿山,尤其是优质矿山,是许多中国钢铁企业的梦想。在国际经济联动日益频繁的今天,这个梦想不再遥远。
 
来源:中国企业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