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义煤集团千秋煤矿八一采煤队的荣誉室里,陈列着一幅幅记载着该队自成立以来的先进人物照片和各类荣誉,最醒目的还是该队在1975年10 月,被煤炭部命名为全国煤炭战线十面红旗之一,荣获“英勇善战的八一采煤队”光荣称号的锦旗,虽然已有34个年头,却历久弥新,熠熠生辉;在这面红旗的指引下,八一队于1985年,荣获全国煤炭战线百面红旗单位,1995年再次成为全煤战线15个“双文明红旗单位”之一。2007年又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称号,可以说每一个年代八一队都交了一个满意的答卷,这也正是该队高擎“英勇善战”八一旗帜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发展足迹。
“那不仅仅是一面旗”
今年81岁的梁天贵曾任千秋煤矿副矿长,他激动地说:“八一旗帜,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八一队的矿工,激励和鼓舞着这支煤海劲旅,不论在任何时期,任何条件下,都能勇往直前。几十年来,八一队发扬英勇善战,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几十年的积淀,几代人的拼搏,造就了八一矿工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始终走在时代前沿。” 曾任八一队党支部书记、现年67岁的薛苟旺至今还对获得这一宝贵荣誉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说:“当时任八一队党支部书记的张瑞林捧着那面锦旗回到矿区时,整个矿区都沸腾了,特别是八一队的全体干部职工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这面锦旗承载了太多的故事,凝聚着八一人的汗水、泪水和艰辛,然而到这一刻,一切来的又那么突然”。说到这里,老人语气变得有些低沉,眼中充满着泪水。“当时我看着这面锦旗,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仿佛又看到了八一队工人工程师杜学然在快速的移动溜子,看到了硬骨头矿工鲁金水挥动着特大号的板锨,看到了全体队友过 ‘火焰山’穿 ‘水帘洞’的情形,每一位党员就是工作中每一面旗帜,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感染着周围的职工群众,为全队整体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先锋示范作用,几十年来一代代八一队矿工用自己的青春、智慧、汗水浇铸成了‘艰苦奋斗、英勇善战,顾全大局、乐于奉献’的精神!”老人的眼睛烁烁有神,从他的的眼中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天斗地、激情燃烧的岁月……
继承,关键是与时俱进
如何把八一精神传承下来,使其成为永远飘扬在煤海的旗帜,是摆在每一任队领导面前的艰巨任务。现任八一队党支部书记刘会钊说,“英勇善战”是对八一采煤队工作成绩的肯定,更是对“八一精神”准确精辟的提炼和总结,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一代又一代的八一矿工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赋予了“八一精神”新的内涵,如何将“八一精神”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下来,关键就要与时俱进。每当新工人进队,上班第一课,就是讲队史;讲的第一句话,就是要继承好队风;参观的第一个地方,就是队荣誉室,了解每一面锦旗、每一块奖牌、每一个奖杯的来历,增强他们做一名八一采煤队职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树立为八一采煤队增光添彩的思想,使八一队的队风能代代相传。在市场经济思潮的冲击下,八一采煤队积极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经常组织职工开展“金钱面前怎么办?”、“怎样看待苦与乐”、“红旗应该怎样扛”等为主题的大讨论,针对职工不同的思想问题,经常把退休的老“八一”请回队里来,进行言传身教,引导职工踏着老队员的脚步走,当好红旗队的接力人。
刘会钊说:“如今,班子成员变了,扛旗开路的表率作用没有变;队伍成份变了,英勇善战的作风没有变;时代形势变了,职工的主人翁精神没有变。党支部坚持以人为本的治队理念,为职工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从而受到了广大职工的普遍拥护,同时凝聚了人心,凝聚了力量。职工方留法家里的房屋被大雨淋塌,队干部听到情况后,到他家里了解情况,组织全队职工为方留法捐款修房,方留法感动地说‘以后在队里干不好工作真对起队领导’。
面对矿井老、环节多、压力大、距离远的生产条件,八一采煤队强化内部管理,精心组织生产,使生产任务月月超计划完成,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了八一队建队以来原煤产量的又一次历史新跨越,并且杜绝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同时在全队组织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职工”活动,提高了职工文明素质,目前八一采煤队是义煤集团惟一获得“地级文明单位”称号的生产区队。
继承,要注重安全发展
长期战斗在井下一线,使八一人对安全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截至目前该队已经实现安全生产36年。这也是该队注重职工业务学习的结果,为了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每个星期二、四的晚上,八一采煤队都组织职工参加培训,学业务、练技术,并进行经常性的理论考试和岗位操作技术考核,在工资待遇、提职、入党等问题上向技术骨干倾斜。千秋煤矿还坚持让大中专毕业生和优秀职工到八一采煤队实践锻炼。为了“逼”着职工学技术,八一采煤队规定每个职工必须达到一专多能,如果自己岗位的机器设备出了故障,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毕,假如请工友帮助处理,每个小时要交8元“学费”。目前,八一采煤队的近200名职工人人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全队有30%的职工持有3个工种的上岗资格证,最少的也有两个工种的上岗合格证。在八一精神的感召下,八一队成了一个英雄辈出的集体。支架工付来成,在井下摸爬滚打35年,练就了超人的技能,当选“感动中国的十大杰出矿工”,成为新时期“八一精神”的又一杰出代表。
随着工作面采深的不断增加,该队生产面临着冲击地压的严重威胁。李大锋是八一队的技术员,是毕业于厦门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是八一队有史以来学历最高的一位职工,参加工作刚半那,他深有感触地说,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学习,对八一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很难想象在那个工作条件简陋,设备落后的年代,八一队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那是老八一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煤矿工人“四特”精神发挥的淋漓精致的表现。在当今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该如何理解和认识英勇善战的八一精神,怎样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呢?我认为既要坚持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更要做到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在尊重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摆正心态,虚心学习,刻苦钻研,深入实践,敢于创新,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为工人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职业病发生概率,缩减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为煤矿的明天找出一条适应时代的特点和要求的新道路。
在八一精神的感召下,八一队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发展。如今他们正向着工作标准化,管理精细化,行动军事化,言行文明化的目标迈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年生产能力保持在200万吨水平,仍然是河南省最具发展潜力的明星采煤队之一。
“八一精神”是千秋煤矿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义煤集团的宝贵财富,“八一精神”已经成为千秋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千秋煤矿历任领导班子都把“八一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多少年来,无论怎样变化,“八一精神”始终是千秋煤矿发展的动力。正如现任千秋煤矿长张寅、党委书记曹振华所说:“只有弘扬八一精神,扛好“八一”这面红旗,才能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确保千秋煤矿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绚丽,更加灿烂辉煌!决不能让八一这面旗帜在我们手中褪色!"
来源:中国煤炭网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