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煤层气 -> 相关报道

煤层气开发莫要好高骛远

2009/10/20 15:25:25       

     虽然发改委对煤层气的产业发展目标进行了调整,将2010年的产量目标从100亿立方米降至65亿立方米,但不可否认,这只是数字的变化,有关部门对国内煤层气产业的重视和推动还在提速。

  目前煤层气产业存在的许多现实问题都源于对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在振奋人心的发展目标激励下,抢占煤层气和煤炭资源,产业发展矛盾突出。

  煤层气或许是中国情况最复杂的一种能源形式。它不同于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仍是传统的化石能源,不可再生,但开发利用前景与天然气一样广阔。可是与天然气相比,它又与煤炭伴生,直接关乎煤炭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收益。

  正是这样一种重要的能源,在发展了多年后,仍然还在“襁褓”中,无法形成规模产业。2008年,全国建成地面煤层气产能20亿立方米,产量仅为 5亿立方米,仅建立了商业化试点,距离大规模商业运营遥远,规划的多条煤层气管道绝大多数都未建成,有的甚至连征地工作都尚未完成。

  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体制问题是根本。相关煤炭企业和专业煤层气开发企业之间的分歧归根到底集中于一点:煤层气的开发计划是否应该优先于煤炭的开发计划?

  有煤炭企业认为,煤炭对中国能源的意义最为重要,煤层气开发规划应该跟着煤炭开采走,煤炭开到哪里,煤层气就开到哪里。目前煤层气开采的平均利用率仅为30%,在煤层气没有整体的通盘规划和很好的开采模式之前,不宜大干快上,把资源留在地下是最好的保护。

  但发改委反复明确,在中国对传统能源依赖不断加大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煤层气的政策导向没有发生变化,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是弥补国内油气短缺的重要途径。

  虽然不太可能给煤层气发展踩“刹车”,但煤炭企业的担忧和考虑也不无道理,煤层气产业不宜好高骛远,应该考虑煤炭开采的进度稳步开发。在解决煤炭企业和专业煤层气开发企业之间的矛盾之前,如果制定较高的目标,市场“热炒”煤层气预期,可能促使开发主体加紧圈占资源,各自为战,不利于稳步衡量开发进度。

  人们很容易在一种新的能源形式发展之初对其寄予厚望,一些新能源产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就是一个教训。对于煤层气行业来说,先要解决体制上的根本问题以及利用率偏低的问题,适当缩减开采量的目标,才有利于产业不急不徐地稳步发展。

  煤层气发展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发展。目前抽采出的煤层气,绝大部分被放空或点“天灯”烧掉,只有少量进入到当地管网供民用,近年各地新建了一些煤层气液化和发电项目。加快管道建设、扩大下游利用方式、增加下游用户,是整个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