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耗煤行业 -> 电力行业 -> 行业走势

电价改革欣喜后面的隐忧

2009/10/26 14:35:25       

  国庆长假过后,无论是政策面、消息面,还是行业数据、上市公司业绩披露和预告,似乎都传递一个信息:2009年电力业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电价改革渐行渐近

  10月中旬,发改革、电监会、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电能交易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从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的交易价格、跨省区电能交易价格以及电网企业与终端用户的交易价格等方面对电价进行了全面规范。19日,三部委又联合下发《关于辽宁抚顺铝厂与发电企业开展电力直接交易试点有关事项的批复》。

  这标志着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电力体制改革终于拉开大幕。

  据媒体披露,此次电价改革涉及几大重点。一是放开电价试点。放开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实行竞价上网,销售电价与竞争形成的上网电价实行联动,工商业电价每6个月变动一次,而农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每年最多变动一次;为避免电价过度上涨,对发电企业报价规定最高限价。二是输配电价试点。三是加快推进直购电。四是扶持新建机组。五是调整标杆电价。

  如今,直购电试点已在抚顺铝厂和华能伊敏电厂展开。关于电价调整,专家和机构都普遍认为时机来临。有关专家认为,电价在今年年底之前调整的可能性很大。一是可为明年煤电谈判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当前CPI相对较低,适合调整电价。中信证券电力分析师预计上调幅度或在0.025元/kWh左右。而申银万国报告则表示,电价上调时机可能在11月中旬。

  从各种信息分析,目前电价改革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电力行业今年扭亏为盈目标提前实现

  由于燃料成本大幅回落和去年两次上调电价,在火电行业扭亏为盈的拉动下,电力行业在前8个月就实现了盈利。国庆节前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8月,电力行业利润总额478.7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火电行业实现利润272.2亿元,同比增长220.1%。

  占全国发电量四成以上的五大发电集团经营业绩纷纷报喜。

  据了解,上半年五大发电集团中的华能、大唐、国电三家已实现整体扭亏,华电、中电投同比各减亏20亿元、6亿元。其中,华能集团今年前5个月就实现整体扭亏,在五大集团中最先实现扭亏目标;大唐集团二季度各月份均实现了当月盈利,结束了连续14个月的亏损局面;国电扭亏除有共同因素外,投资收益亦助力集团在上半年实现盈利。

  华电和中电投两集团前三季经营状况亦在好转。据中电投集团一内部人员透露,集团火电机组从6月份后基本都能实现盈利,这使全集团扭亏为盈趋势进一步巩固,1-9月累计实现利润6.45亿元。华电集团虽暂未披露其是否盈利,但参考全行业情况和其它四大发电经营分析,华电或许已“转正”。

  对于2009年全年电力行业利润,业界更是一片看好。湘财证券预测,四季度电力行业将实现利润总额约300亿元,全年利润总额900亿元左右,同比增加约238.6%。行业平均毛利率和净资产回报率都将稳定攀升,分别达到20%和8.2%。2009年,因煤价下降,火电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据悉,前8个月火电盈利已恢复至2007年同期58.7%的水平。中信证券认为,电力全年盈利回升有望超过2007年60%的水平。

  权威数据显示了下游需求进一步回暖

  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7%,三季度增幅达8.9%。数据显示出,我国经济回升增强,保“8”无忧。

  2009年五大发电集团与神华、中煤等煤企在合同煤价格上“斤斤计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担心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打击严重,电力需求难以回升。

  然而,2009年前三季过去后,这一担忧基本可以消除。

  近日,中电联发布报告称,1-9月全社会累计用电量达到266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继8月份实现首次正增长后继续攀升。至此,7-9月单月用电量分别为3420.02、3462和3224.08亿千瓦时,实现同比增长分别为6.3%、8.2%和10.24%,整个三季度实现同比增长8%。

  1-9月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虽继续下降,但降幅已较前8个月收窄。

 

  上图表明,目前火电业经营状况在上升。今年1-9月,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3352小时,同比下降7.71%,而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 3515小时,同比下滑7.62%。从环比分析,前9个月发电设备利用小时降幅较1-8月的-8.68%收窄了0.97个百分点,而火电设备利用小时降幅则较前8个月的-8.83%收窄1.21个百分点。

  数据还显示,9月份,高耗能行业用电量恢复较快。中信证券研究报告称,五大高耗能(化工、有色、非金属、黑色金属及电力)行业单月首次全部实现正增长,且除电力自身增速环比均有所提高,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分别提高7.3和4.7个百分点位居前列。高耗能的西部回升好于沿海地区,显示出经济复苏势头延续。9月份用电量数据说明,目前我国第二产业(重工业)用电呈明显回升趋势,下游行业用电需求回暖基本确立。

  直供电系统煤炭日均消耗亦可映证用电需求的回暖。见下图

  据计算,8月份直供系统日均耗煤207.3万吨,9月份直供日均耗煤为196.61万吨,10月1日至21日的日均耗煤量下降至189.2万吨。其中,8月份空调耗电量很大,9月份南方不少地区空调用电量仍较高,而10月份后空调带动的用电量已完全消失。在此情况下,直供系统日均耗煤仍接近 190万吨,再次表明了我国经济回暖带来的电力需求好转。

  今年合同煤价结算是电力企业目前面临最大的忧虑

  2009年电力行业真是一派莺歌燕舞吗?

  答案是否定的。

  今年煤电谈判破裂已清楚表明了双方在合同煤上并未解决根本问题。目前煤电表面的平静不代表双方在合同煤上已了结。至今,按照电力心愿签订上涨 4%左右的合同煤价仅有山东、蒙东、贵州、宁夏、新疆等少数几个省区,黑龙江龙煤集团与五大发电9月初签订的合同煤价较2008年涨50元,即上涨 17%。

  近日,《证券日报》缘引某电力集团燃料公司的一内部人员的话称,目前五大电力集团下属电厂多数仍未与煤炭企业签署重点电煤合同,在核算利润的时候是按照煤价上涨4%的成本计算,但实际上煤炭企业目前坚持重点电煤价格上涨18%,若按此计算,将有更多的电力企业核算出更大的亏损数额。

  这一情况在全国电力企业中普遍存在。也就是说,在今年没有完全结算前,此前算出电力企业和全行业的利润和盈利情况并不太“实在”。

  来自煤炭方的情况正好与之相反。以国投新集为例,上半年其合同煤结算价为420元/吨,但目前公司的现货煤已高达540元/吨,高出上半年结算价格28.6%。据机构预测,即便全年合同煤价达不到现货价格,但在上半年结算价基础上涨10%左右的可能性极大。如果比照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同煤等上涨18%的合同煤价,国投新集等煤炭企业下半年日子将会大大好于前6个月。

  煤电双方既是唇齿相依、又是此升彼降的关系。当电力利润增长时,煤炭盈利自然减少,反之亦然。

  除了合同煤价结算问题,未来电价如何调整也牵动着部分电力企业的神经。据悉,一些沿海电厂的上网电价已开始下调,幅度2分钱左右,相当于将8月 20日政府上调的上网电价调回去。还有信息称,政府可能在11月份对火电业进行电价结构性调整。下调沿海6省市(粤闽浙辽沪苏)的电价,上调内地四省(赣晋陕甘)电价。这对于在全国布局的电力大集团,不会产生较大影响。而对于区域性电力集团就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此外,对于电力来说,未来几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调整对用电量将影响不小。以钢铁业为例,虽然钢价连续下跌两个多月,但因钢企仍在成本附近运行,还有盈利空间,大型钢铁集团们至今没有减产,使得国内钢产量持续攀升,钢材库存屡创新高。一旦大型钢企被动减产,那么,支撑用电量回升的基础或不会太牢固。

  在目前国内外煤价稳中有升,且冬季用煤高峰即将来临之时,2010年重点合同煤如何谋划,如何处理与煤企的关系,芸芸种种,更是电力业挠头的事。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