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奇迹的哥本哈根大会却给了民航业喘息之机,但民航业的“绿色危机”并没有因此获得根本性改变。
记者日前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获悉,民航业并未被纳入《哥本哈根协议》,无需承担全球强制减排义务。但欧盟警告称,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将不会因此做出调整,除非民航业形成全球性减排方案。
区域性方案或成主导
国际航协北亚地区副总裁张保建告诉记者,如果不能形成全球统一协议,区域性方案就可能居于上风,EUETS实施便顺理成章。这意味着,乐观时间最多只有12个月,直到全球性减排框架在明年12月的联合国第16次缔约方大会中获得通过。
而欧盟上周四亦警告,除非有更为行之有效的全球性行业减排框架体系出现,欧盟不打算对EUETS做出调整。其声称,EUETS是目前最有效并可实施的控制航空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制度。
按照EUETS时间表,各航空公司需在明年1月开始监测周转量及二氧化碳排放数据。但事实上,欧盟在ETS方案上无法把握时间表,原定提交排放数据的时间已经一再推迟。
中国坚守“不买单”方案
不过,无论是EUETS还是IATA提出的全球方案,中国民航业似乎都不打算买单。
有不愿具名的业界人士道出其中原委:IATA只是行业组织,而国际民航组织ICAO是政府组织,一旦方案经ICAO通过,则意味着具有强制性,同样可能指标化到各个国家及航空公司。IATA方案中提出的数据,对于高速成长的中国民航业来说难以实现。
哥本哈根会议开幕次日,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首次就欧盟ETS表态,这一计划忽略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没有体现《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强调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CBDR)”。
对于这种担忧,国际航协北亚地区副总裁张保建回应称,“请注意年均燃效提高1.5%中的‘平均’二字,这意味着行业内不同发展程度的航空公司在承担减排责任时是有区别的。比如欧美航空公司可以提升燃效4.5%,一些新兴市场可以提升燃效0.5%,这其实恰恰体现了CBDR。”
张保建强调,IATA方案至少可以保证航空公司在2012年前,不必向欧盟缴纳不合理的碳排放税,这笔费用对于中国航空公司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来源:江苏经济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