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耗煤行业 -> 电力行业 -> 电力耗煤

2009年11月份电力行业运行综述

2009/12/30 9:09:32       

        11 月份,全国电力行业供需形势继续好转。受工业用电强劲回升拉动,全社会用电量环比止跌回升,同比涨势增强;在水电出力快速减小的情况下,火力发电量环比快速回升,同比增势继续扩大,供热量同比也继续增长;发电设备容量继续较快增长,火电新增最多,风电增长最快;单月发电设备利用小时环比、同比均继续增加,其中水电均下降、火电均增加;电力供、发电标准煤耗也继续平稳下降。综合作用下,1-11 月份发电、供热耗煤均实现增长。预计今后一段时间,水电出力仍将处于低位,火电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势,加上冬季取暖用煤需求旺盛,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的增势有望有所扩大。
一、11 月份电力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1、受工业用电强劲回升拉动,全社会用电量环比止跌回升,同比涨势增强
        11 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284 亿千瓦时,日均环比上升8.3%,同比增长27.6%,增幅比上月扩大11.7 个百分点;1-11 月累计,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299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增幅比1-9 月扩大2 个百分点。

        从日均环比看,11 月份,各行业用电量均有回升,第二产业回升幅度最大。11 月份,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日均环比分别增长3.4%、10.4%、1.4%和2%。工业及其中的轻、重工业日均环比分别增长10.3%、7.5%和10.9%。可见,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用电的回升是拉动全部用电量环比回升的最主要动力。
        从同比情况看,11 月份,第一、二、三产业以及居民用电分别增长14.9%、31.7%、16.1%和15.9%。其中,工业及重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31.9%和36.2%,增势继续走强,其对用电量同比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4%和78%,又比上月扩大3 个百分点。其中,主要耗电行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和化工行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5.2%、32.2%、23.2%和44.7%,涨势均明显增强。可见,工业用电也是用电量同比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1-11 月份,第一、二和三产业以及城乡居民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8.1%、2.6%、11.6%和11.9%。全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52%,其中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下降0.6%和上升3.2%。
2、水电出力继续减小,火电环比快速回升,同比增势继续扩大
      11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3134 亿千瓦时,日均环比增长7.1%,同比增长26.9%,增幅比上月扩大9.8 个百分点。其中,水电365 亿千瓦时,日均环比下降13.5%,同比下降23.3%;火电2760 亿千瓦时,日均环比增长11.3%,同比增长38.8%,增幅比上月扩大18 个百分点。

        1-11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3291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其中,水电519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火电2668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核电63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全国主要电网统调发电量29233 亿千瓦时,最高发电负荷合计54381万千瓦,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01%和13.34%。
3、发电设备容量继续较快增长,火电新增最多,风电增长最快
       1-11 月份,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6902.81 万千瓦,其中水电1505.27万千瓦,火电4876.18 万千瓦,风电520.45 万千瓦。
       1-11 月份,全国6000 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容量81416 万千瓦,同比增长9.6%。其中,水电15873 万千瓦,同比增长14.3%;火电63139 万千瓦,同比增长7.6%;核电908万千瓦,与去年持平;风电1469 万千瓦,同比增长85.6%。
4、单月全部发电设备利用小时继续增加,电力供需形势继续好转
        1-11 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4138 小时,同比下降189 小时。其中,水电为3165 小时,同比下降318 小时;火电为4377 小时,同比下降130 小时。按累计数推算,11 月份当月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为352 小时,环比增加20 小时,同比增加51 小时。其中,水电为204 小时,环比大幅下降86 小时,同比下降125 小时;火力为454 小时,环比增加46 小时,同比增加115 小时。

       电网供售电量及最高用电负荷增幅继续扩大。1-11 月份,全国电网供电量29282 亿千瓦时,售电量27505 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5.7%和5.5%。全国主要电网统调用电量29280亿千瓦时,最高用电负荷合计53625 万千瓦,同比分别增长7.3%和13.2%。
5、煤耗指标继续平稳下降,电力行业耗用原煤量止跌回升
       1-11 月,全国发、供电煤耗率分别为317 克/千瓦时和339 克/千瓦时,同比分别下降5 克/千瓦时和7 克/千瓦时。
       1-11 月,全国6000 千瓦以上电厂(除福建、江西、重庆、西藏、宁夏和新疆)合计发电耗用原煤115014 万吨,同比实现2.7%的增长;全国供热量为216940 万百万千焦,同比增长2.8%,供热耗用原煤量12508 万吨,同比增长2%。
二、电力行业的发展动向及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从近期看,新的电价调整方案自11 月20 日起开始实施,有利于解决电网企业亏损、各地燃煤电厂经营差异较大等问题;《供电监管办法》颁布,有利于规范电网供电行为。从中长期看,发改委已经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电价改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电价市场化改革力度有望加大,其中改革内容之一的直购电试点近期取得新的进展,未来试点范围有望不断扩大;国家积极核电等新能源建设,并提出将二氧化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未来燃煤发电占电力行业的比重将明显减小。
1、调整电价为应对当前突出矛盾,电价市场化进程仍将不断推进
        国家发改委宣布自11 月20 日起实施新的电价调整方案,内容包括全国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平均提高2.8 分;陕西等10 个省(区、市)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上调0.2-1.5分,浙江等7 个省(区、市)下调0.3-0.9 分;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调整部分地区脱硫电价加价标准。上述方案的出台主要出于解决电网企业亏损、各地燃煤电厂经营情况差异较大的问题,促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考虑,有利于平衡电力行业内部的利益关系。与此同时,发改委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电价市场化进程。当前已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电价改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在征求各方意见。
       拟采取的措施包括,在发电环节实行“三试点一放开”;在输配电环节,逐步开展按“成本加收益”办法核定电网输配电价的试点;在售电环节,继续优化销售电价分类结构,减少交叉补贴,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引导用户合理用电的销售电价体系。可见,带有计划性质的电价调整方案的出台是为了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电价市场化进程的步伐仍将不断推进。
2、《供电监管办法》颁布,有利于规范电网供电行为
        日前,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颁布《供电监管办法》,对电网企业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安全,以及电价政策和收费标准等作出了明确的监管规定。供电质量方面,规定市地区年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10 千伏以上供电用户受电端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8%,农村地区年供电可靠率符合有关规定;供电安全方面,对停电的程序、时间作出了硬性规定,因供电设施计划检修需要停电的,供电企业应当提前7 日公告停电区域、停电线路、停电时间;供电价格方面,规定供电企业不得自定电价,不得擅自变更电价,不得擅自在电费中加收或者代收国家政策规定以外的其他费用;不得自立项目或者自定标准收费,对国家已经明令取缔的收费项目,不得向用户收取费用。不同于各供电企业自行提出的服务承诺,该《办法》是以行业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电网企业供电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为电力监管机构依法监管提供了依据和有效手段,有利于规范电网供电行为。
3、福建甘肃直购点试点输配电价获批,直购点试点范围有望不断扩大
        11 月13 日国家电监会印发了《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基本规则(试行)》,从操作层面上对直购电试点工作进行了细化。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就福建、甘肃两省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输配电价有关问题作出批复,原则上同意两省上报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输配电价标准。在此前的今年3 月我国首次明确放开20%售电市场,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用电电压等级在110 千伏以上的大型工业用户,允许其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鼓励供需双方协商定价;此后10 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的第一个试点项目,并确定直接交易输配电价标准。上述一系列过程标志着,我国直购电试点工作取得了从无到有、由点及面的实质性进展,今后试点范围还将不断扩大。
4、国家积极推进核电等新能源建设,未来燃煤发电占比将明显减小
        据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2008 年,我国新核准14 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核准在建的核电机组24 组,总装机容量达2540 万千瓦,是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此前11 月25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 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会议还决定,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 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可见,为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将大幅度增加核电及其它新能源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这也意味着,燃煤发电在电力行业中所占的比重将不断减小。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