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节能与环保 -> 节能环保咨询

工业节能降耗打响攻坚战

2010/6/13 10:15:12       

   本期数据

  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和工业经济恢复增长,我国工业能耗出现了快速反弹迹象。2010年一季度,工业能耗、用电量继续延续了去年三、四季度的反弹趋势,同比增幅进一步扩大到20.05%、27.6%。据估算,要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201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应在7%以上,工业节能降耗任务十分艰巨,还需付出巨大努力。

  “我们必须打好工业节能降耗攻坚战,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在6月11日举行的“全国工业系统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立下了“军令状”。

  6月13日,在节能宣传周的第二天,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全国总工会在全国工业企业职工中启动了“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吹响了“全民节能”的号角。

  距离“十一五”规划节能目标完成还有不到7个月,工业节能降耗正式进入攻坚阶段。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工业,能耗数量大、比例大、节约的潜力也大,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工业节能降耗责无旁贷。

  工业节能势在必行

  “节能减排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李毅中说,工业节能减排成效直接关系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关系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我国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约束性目标。工业则是我国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最主要领域。数据显示,2009年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71.3%,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占全社会的84.3%和34.4%。

  近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工业节能取得明显成效。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十一五”前四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1.98%、5.46%、8.43%和6.62%,四年累计下降超过20%,为单位GDP能耗下降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和工业经济恢复增长,工业能耗出现了快速反弹的迹象,有些行业甚至大幅上升,这给“十一五”节能目标实现带来了巨大压力。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由第一、二季度同比下降6.2%、4.1%转为第三、四季度同比上升 6.5%、18.7%。今年一季度,工业能耗、用电量继续延续了反弹趋势,同比增幅进一步扩大到20.05%、27.6%。

  据估算,要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201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应在7%以上。然而一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上升3.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也上升了0.38%。“要完成目标,任务将十分艰巨,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李毅中说。

  多措并举全力推进

  李毅中表示,当前,打好工业节能降耗攻坚战,要重点围绕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企业,扎扎实实抓好落后产能淘汰、新上高耗能项目严格准入、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等开展工作。

  为了推动工业完成节能减排的任务,工信部日前下达了2010年18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以及各地区的目标任务。其中,对炼铁、炼钢、水泥、电解铝、玻璃、造纸等六大行业下达的淘汰指标,与5月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要求相比大幅提高。工信部明确要求,各地应确保今年淘汰的落后产能在第三季度前全部关停,同时要落实停止对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和产能过剩行业新增项目的审批、核准。

  为了完成“军令状”,除了坚决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的各项任务外,在此次全系统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工信部也发出了更为明确的指令:

  在严控“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上,工信部要求,立即停止审批、核准、备案“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据悉,目前工信部已配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制定细则和目录,严格控制“两高”行业产品出口,降低出口退税率。

  在开展能效对标达标上,6月底,工信部将会同有关行业协会启动重点行业企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通过对标达标活动,动员1000万家企业,1亿多名职工投身到岗位节约活动中来。

  目前,工信部正积极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通过技改提高重点工业行业的节能降耗水平。

  此外,工信部正加快建立地区、行业、重点企业三位一体的全国工业节能降耗监测和预测预警体系,及时做好工业节能降耗形势分析;并将会同国家统计局按月通报重点用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情况。

来源:经济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