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能源

外媒分析中国新能源快速发展原因

2010/8/11 16:03:14       

       美国福布斯网站日前撰文《中国清洁能源市场影响力》,该文章称,在风能和太阳能产业方面,中国企业已经可以和一些西方企业相媲美。

  对于有可能成为仅次于汽车和电子的世界第三大工业的清洁能源产业来说,美国、欧洲及亚洲的许多企业正在加强自身产能,扩大海外投资市场,并为研发注入更多资金,以此来改进并扩大其清洁能源产品。而大型企业更是独具慧眼,意识到在清洁能源产品中,发展太阳能和风能会带来巨大的回报,甚至可能藉此而成为全球领军企业。

  那么,中国企业在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程度如何?该文章称,其实除了少数例外,中国多数产业如服装业、机械业、IT行业等,发展比较缓慢,国际竞争力不强,因为中国步入国际市场较晚,多以低成本获取行业地位。但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这两大高速发展的新兴领域,低成本反成为中国的竞争优势。

  太阳能市场

  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量高达64亿瓦,自2003年以来增加了5倍,而且还会继续增长,太阳能电力的成本已愈发地接近化石燃料电力成本。中国企业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占世界总生产量的1/4,目前还在不断迅速地占领市场份额,特别是欧洲市场,中国企业通过利用大规模生产、低成本优势来拉低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以尚德为首的中国太阳能企业,虽然掌握着最原始的太阳能硅片技术,但2009年尚德却把欧洲市场的太阳能电池板价格拉低了35%到50%。当尚德和中国其他的一些小型企业或多或少都有盈利时,德国Q-Cell企业正在蒙受损失。由此可见,尚德、英利、晶澳和一些新兴的中国太阳能企业正在带动全球的太阳能电池板市场。对于中国太阳能企业在全球市场因低成本而领先的现实情况,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对本报记者表示:“从2002年至今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以尚德为首的中国光伏企业,基本已经占领全球光伏市场的40%,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低成本优势。去年,尚德把欧洲市场的太阳能电池板价格拉低,低成本是内在原因,外在原因主要是金融危机导致光伏产品平均价格下跌,可见低成本竞争并不是长久之计。也许目前低成本还是法宝,但太阳能产业发展极为迅速,新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中国太阳能产业要想走在国际市场的尖端,必须加大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的力度。”

  除去低成本优势,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迅速与中国政府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尽管中国太阳能企业用低成本优势取得全球市场的有利地位,带动太阳能产业的竞争势头,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研发技术的创新,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中国政府适时投入的资金通常能填补这方面的欠缺。同时,政府的政策多少也会影响太阳能企业的发展。2009年,中国政府为了帮助太阳能企业,实行经济刺激方案,主要包括大型太阳能安装工程的补贴,多数海外企业看到了中国给予太阳能产业丰厚的待遇,纷纷涌入中国市场。

  风能市场

  风能无疑是全球最便宜、成本效益最高的可再生能源,同时它的装置设备也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大的。对比全球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量64亿瓦,2009年全球风电装机总量达到1579亿瓦,预计到2015年时能超过2500亿瓦,而新增装机容量中有近1/3来自中国,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5年实现一倍增幅,风能已成为中国改变燃煤为主、能源结构多元化的重点之一。

  同太阳能一样,风能的发展亦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支持。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为鼓励外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给予了一定的奖励,并实施了相对宽松的政策,如允许丹麦维斯塔斯、西班牙歌美飒等外资从其本国进口重要的部件,包括桨叶、齿轮、发电机和操作系统等。当时,中国风能市场70%被外资控制。2005年,中国风电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中国开始大力发展本国的风机制造企业,推动本国风电市场的发展。截止2009年,中国共有67家涡轮发电机供应商,外国生产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降至37%。

  作为中国风电企业三大龙头,华锐、金风和东方电气生产的多是小容量的陆上涡轮机。风力发电站的产能利用率是用发电能力来衡量的,衡量因素包括风力条件、涡轮机耐用性和正常运行时间等。中国的产能利用率是23%,而欧洲是30%。《中国清洁能源市场影响力》中称,有些国家对中国风力涡轮机的质量和耐用性存有疑虑,对此,姜谦表示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他称:“最初,中国没有风电核心技术,都是通过从国外购买图纸和生产许可证发展起来的,因此现今而言还有不成熟的地方。在国外,制造完成后,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适应期和磨合期才会真正投产使用,而中国,基本都是一下线就直接装到风电站,事实上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中国风电产业不能仅仅依靠国内这个狭小的市场,要紧跟国际潮流,比如当今海上风电是趋势,其设备装置和技术含量要求更高。中国风电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市场挑战,像光伏一样还是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的思路是行不通的。”

  在全球风能市场中,西方和中国企业不同的竞争模式反映了他们不同的优势。领先的西方企业主要依托其优越的研发能力和带有精密控制系统的大容量涡轮机占领全球市场,而中国企业多以低价优势为竞争条件。但现在中国正在改变单纯依靠低价取胜的策略,向高附加值的技术领域迈进。在风能技术方面,中国企业为自身的研发能力充电,同时与专业的西方企业合作,如华锐、东方电气与美资企业Windtec就先进的风能系统研发展开合作;金风购买了德国Vensys 企业70%的股份,并正考虑在德国建立一个风电设备工厂。

  总之,不管是太阳能,还是风能,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的突破口是要走科研之路,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才是关键。

来源:人民网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