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阶段的条件下,除风电、太阳能以外,传统能源企业还有大量的事情是应该做而没有做好的……”,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低碳时代的传统能源”主题沙龙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低碳时代的传统能源如何定位转型,提出了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搞低碳的时候也应该讲经济效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指出,不少地方不管经济效益,也不管实际技术的掌握程度,大上产能。这种浪费性需求的条件下还想搞低碳经济是不可能的。搞低碳,能源效率就要大幅度地提高。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去实现所谓的碳封存技术。碳封存是很昂贵的,能不采取就应不采取。”
“举一个例子,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能力,现在每年生产400多万千瓦,只有不到5%用在国内,其它全部出口,这种扩张是替世界做贡献。”周大地说:“中国搞高耗能工业,合适不合适?另外,风电制造企业也搞了一百多家,重复竞争而且很多在技术上没有研发手段,拿别人的东西来造,早晚会被别人吃掉或者关门。搞新能源,要搞出高附加值产业,不能把新能源又搞成一个不怎么挣钱的低端加工。新能源重点要放在真正掌握知识产权上。”
周大地强调,目前已经出现一些能源部门和能源公司,对搞象征性的可再生能源不计成本、大量投入,而在提高传统能源的效率方面,如发电效率和输变电效率等却不够重视,这种倾向值得关注。
中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而且每年都有相当消费增量的国家。有关研究还表明,在我国很难找到单一替代煤炭的能源品种,必须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周大地认为,中国需要把相对低碳的传统能源尽快搞上去。首先要高速发展天然气、水电和核电等既传统又低碳的能源;其次是增加石油供应,使其供应增速高于煤炭;第三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方面要克服技术性问题,从技术进步和创新方面推动其发展。只有在几种低碳能源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能源结构才可能调整为煤炭占30%、其它占70%的相对合理状态。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