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民还是市民?未来扎根城市还是回归农村?”对盂县农民工孟有旺而言,两年前这个问题一直是个困惑。在阳煤集团,通过劳动预备役制培训、职业技能训练、素质培养工程,和孟有旺一样,许多昔日的农民工已经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从农村到城市的路不再遥远。
企业的规模化生产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而现代化的装备给每年新招入的大量新生代农民工又带来极大的挑战。针对这一状况,阳煤集团通过严格的培训,细致的教育,到位的管理,让农民工养成遵章守纪好习惯,掌握井下生产新技术,实现个人素质大提升,完成由昔日"握锄把"向今朝煤炭产业工人的脱胎换骨之转变。
推行“先招生后招工”,先培训后就业的劳动预备役制和就业准入制。从2005年开始,阳煤集团对农民招工变为招生,通过为期半年封闭式的准军事化管理,致力于培养农民工的"两个规范",在安全上培养规范的行为举止,提高遵章守纪、自我保障的自觉性;在技能上培养规范的操作技能,提高规范作业、标准操作的能动性。截至目前,阳煤集团已经培训劳动预备役制学员11651人。
劳动预备役制的着力点在于培养农民工遵章守纪的行为习惯。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职工技能竞赛,实现农民工"要我提升"到"我要提升"的转变,亦成为从农民工到一个合格产业工人转变的核心所在。为持续不断提高技能员工的操作素质,阳煤集团建立了"三年一轮次"技能鉴定制度,每年鉴定35个工种1万人次左右。
对经过专业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全部合格的颁发上岗资格证。与此同时,广泛开展的职工技能竞赛为农民工成为高技术人才搭就成长平台。通过层层筛选,一矿员工张小军、华越公司杨立斌等如今不仅在阳煤、而且是全国同行业知名的技术"大拿"。
推行"三工并存、动态转换"和用工管理,企业的大门为所有"有准备"的人敞开。劳动用工动态转换,就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以全民合同制为主体、以劳务制用工、临时制用工为必要补充并相互转换的用工制度和形式。阳煤井下连续工作满5年以上,且近3年来年均出勤达200天以上,连续两年遵章守纪安全生产无重大事故的采掘生产技术骨干,都可转换为合同制工人。这一刚刚开始运行的制度,让2012名安全生产技术尖子,尝到了重安全、提技能的甜头,看到了摘掉"农民工"的帽子,彻底完成身份置换的快乐希望。
过去几年,阳煤集团已经培训农民工9378人,通过系统的素质提升工程,目前55%已经成为生产技术上的骨干,其中11人成为技师,53人成为高级工。
来源:山西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