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十一五”最后一年,2010年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节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在社会的质疑声中,以河北为代表的各地政府拉闸限电风潮使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顺利完成”了。
2010年9月前后,河北安平县一纸政令下发,将限电令压在了老百姓头上。一时风波骤起,各地为节能减排达标而接连限电的事件被推向高潮。尽管三天后,这条政令就被国家发改委批评为“错误措施”,安平县也恢复了正常供电,但仍有一些地区的企业经历着每周停电两次的限电生活。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降低20%。这是一个“约束性”的指标。然而就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上半年节能指标完成情况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0.09%。
冲刺节能减排目标迫在眉睫,地方政府理所当然地想到将工作重心从上半年的保增长转向空前严厉的限制产能措施,目标直指钢铁、水泥、炼铝等“两高”行业。
这样的“一刀切”式限电方式带来的影响很大。2010年三季度,受节能降耗的影响,高耗能产业对煤炭需求不振,煤炭价格下滑,三季度末大同动力煤价格从三季度初的每吨485元降至465元。四季度,拉闸限电的影响依然持续了一段时间,还引发了所谓的“柴油荒”。
这样一来,限电只在数字上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而事实则刚好相反,强制拉闸限电大幅提高了实际能耗。
第一,强制拉闸限电打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规律,而接了订单必须按时交货的企业势必在限电后大批量快速生产,从而导致电力消耗报复性增长和电力供应紧张。
第二,在拉闸限电的强制压力下,很多企业为了保证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不受大的影响,被迫放弃了正常供电的“大电网”,转而采用自备柴油发电机发电。柴油发电效率远不及依靠“大电网”的发电效率。另外,电力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发、送、用”电必须在同“一瞬间”完成,拉闸限电会造成电力系统运行中能源的大量浪费。
第三,大规模限电使一些行业传递出不准确的信号,从而影响对后一阶段经济走势的判断。地方政府强制拉闸限电,实际上是将自己长时间不作为的成本与风险,单方面、无条件地转移到企业和居民身上,无异于饮鸩止渴。
业内人士担心,2010年过完,政府完成了节能目标之后,很多高耗能企业还会重新开工生产,恐怕随之而来的将是生产和能源消费的井喷式增长。
来源:中国煤炭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