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等风电权威人士公开表示,为突破并网瓶颈,在风电发展方面,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改“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模式为“集中+分散”的方式,发展低风速风场,并鼓励分散接入电网。
据业内人士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可利用的低风速资源面积约占全国风能资源区的68%,且均接近电网负荷较大的地区。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1亿千瓦风电装机目标中,将有2000万千瓦的份额属于低风速风电开发。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表示,低风速风场开发目前尚处于萌芽状态,但随着陆上优质风资源圈占完毕,海上风资源竞争愈加激烈,未来各大电力集团必然会将目光投向低风速风场,这将是产业发展的趋势。
目前,一些运营商已经开始把目光聚焦在低风速发展上。国电龙源电力在安徽省滁州市建设的国内首个低风速风电项目——来安风电场,已于今年5月全部竣工。整个项目总投资额30亿元,分四期建设,共装1.5兆瓦风电机组132台,总规模198兆瓦,年发电量预计达4亿千瓦时。
今年年初,国电集团在福建省云霄县青径风电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立项核准和风力开发权,也将建设低风速示范项目。项目总装机规模达49.5兆瓦。
除国电系外,华电在湖南郴州地区也开始投资低风速风场。
紧随风电场开发步伐,风机制造企业开始采取行动。零部件方面,目前中材科技、中复联众、时代新材等机组叶片制造企业已研制出成品。金风科技、国电联合动力等整机制造企业均称,已有相应产品下线。而作为行业龙头,华锐风电在低风速技术研发和产能布局方面开始准备的更早。
“中国有很多三类四类风速的地区。”华锐风电高级副总裁陶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锐风电在和华能合作时,就根据当地的风资源情况,推出了叶片直径82米的1.5兆瓦风机,而当时的1.5兆瓦机型的叶片一般是67-70米。技术改造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低风速风电开发的需要。”
今年3月,华锐风电与位于低风速地区的贵州毕节签订了风能开发协议。将在毕节投资建设集高原型风电机组研发、生产、销售、培训等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华锐风电贵州产业园。一个月后,华锐风电又与同处低风速区的山西临汾签订框架协议。协议签订后华锐风电将投资建设山西产业基地,并将会同地方政府一起对风能资源进行有效探测。
“合理而有效的开发低风速风能,将平衡现有风电发展格局,有助于行业更为健康、理性的发展。”陶刚表示,“对于风机制造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技术领先、自主创新以及优质服务的竞争。华锐风电目前已具备开发研制符合国内各风况风电机组的技术储备,这将对低风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国际金融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