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能源

光伏上网电价定格一元东西部企业有喜有悲

2011/8/3 16:52:04       

根据国家发改委81日发布的消息,为了规范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价格管理,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发改委决定非招标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全国统一的标杆上网电价:今年71日以前核准建设,并于今年年底前投产,但发改委尚未核定价格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每千瓦时1.15元,此后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按每千瓦时1元执行(西藏仍为每千瓦时1.15元)。

同时,发改委还表示,今后将根据投资成本变化、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

有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目前中国许多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每千瓦时发电成本已低于1元。上述统一定价水平也低于部分地方政府此前确定的价格。

西部企业认为一元电价有利可图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主要依靠德国、意大利光伏需求的拉动。据统计,2010年我国光伏租金的产量约为8GW,占全球市场的近50%,但2010年仅有520MW用于国内光伏装机,比例约为6%

2011年上半年,德国、意大利两国相继对于光伏产业的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直接造成全球光伏市场需求的萎缩,光伏产业链全线产品价格下跌。今年年初至今,多晶硅价格的跌幅超过了20%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新政策有利于改变我国光伏企业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事实上,国内光伏市场容量巨大。国家能源局正制定的新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十二五光伏装机目标上调至10GW,年均装机量为2GW。到2020年,我国光伏装机目标可能大幅上调至50GW

受益于全国统一光伏上网电价政策出台,海通集团、乐山电力、精功科技、东方电热、超日太阳等光伏产业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明显上涨。

据多家接受记者采访的上市公司表示,上网电价政策的出台比此前出台的多项光伏政策更具有实质性意义,有利于国内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对于上市公司形成长期利好。从价格上来说,对西部省市的西藏、青海等地来说,1.15/度的价格对于企业还是有利润空间的,因为这些省市光照时间较长,有利于当地吸引更多投资。此外,对于产业链较完善的光伏企业来说也受益颇多。

有券商研究员则认为,新政策的出台,对估值的影响远大于业绩。其原因在于,光伏是一个全球性市场,尽管国内市场启动,但是由于基数较低,政策对今年业绩的影响较小,国内市场将在2012年后真正释放需求。

东部设厂企业颇感难受

另据记者了解,此次只所以将上网电价分档按照建设投产时间不同分档,主要是因为,光伏电站建设成本日益下降。由于目前光伏电站的主要成本是电子版,而电子版的价格,五年下降了一半,未来还有可能继续下降,因此,早建设的电站成本相比要高于晚建成的电站。

2009年,中国第一轮敦煌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中,中标电价为1.09/千瓦时。2010年第二轮特许权项目招标中,中标项目中最低的电价为黄河上游水电项目,开出了0.73/千瓦时,高低之间就差一年,而差距却接近50%。至少从表面上看,光伏的成本下降较快。

而此前,国内光伏市场迟迟未大规模启动的主要原因就是光伏发电没有定价上网,而只是采取一事一议的招标方式,比如国家近两年举行的特许权招标即由政府发布,通过对特定的一个或一组光伏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来确定发电项目的开发者。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光伏生产大国,但90%以上的产能释放需要依靠出口,上网电价的确定正是开启国内光伏市场大门的钥匙。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曾表示,光伏产业上网电价政策成为近年来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政策的纠结之处在于未能制定合理的上网电价。

记者了解到,政府一直在斟酌一个平衡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盈利的合理上网电价。上网电价定低了,影响光伏业主的积极性;定价高了,大量企业涌入,造成巨大的财政补贴压力,还不利于光伏电量被电网接纳。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

对于国家斟酌多年的光伏上网电价是否达到了平衡多方利益的目的,东西部的企业感受不一,专家认为鉴于东西部太阳能资源分布不同,应借鉴风电模式分区域设定上网电价。

对于在东部设厂的企业来说颇有点难以承受之感,还有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考虑到东部的土地价格和日照时间等因素,1.15/度的价格在10年之内根本难以盈利。当被问及为何不在西部设厂,该人士表示根本无法和五大发电集团在西部竞争。央企有良好的政府关系和规模效应,在之前的几次特许权招标中已经可以看出央企不惜亏本在西部拿地和项目。

 

来源:证券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