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专题会议,会上传出消息,我国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并已上报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强调,“十二五”是夯实页岩气产业发展基础的关键时期,重在为实现页岩气“十三五”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当前,我国页岩气资源情况尚不明确,对外公布的数据也存在一些分歧。对于页岩气的开发,业内还存在不同看法。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5年,我国将逐步摸清页岩气家底,进行技术攻关,奠定市场化发展的基础。随着政策、资金的逐步到位,页岩气可能在10年内实现规模化发展,一举成为产业新的增长点。
美国引领“页岩气革命”
页岩气是一种赋存于泥页岩中,主要以吸附及游离状态存在的非常规天然气。发现于1821年,但由于开采成本相对较高,开发利用缓慢。直到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摆脱对外能源依赖,开始大量投入页岩气研究。
随着水平井等关键技术的突破,页岩气开发成本下降。上世纪90年代后期,页岩气在美国率先实现商业化、规模化。201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超过1379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年总产量的23%,超过俄罗斯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
近年来,页岩气正迅速改变美国的能源格局。目前,美国的页岩气开采早已成为当地天然气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依靠其规模化技术,开发页岩气成熟区的1亿立方米产能建设投资,约折合人民币2.5亿至3亿元,与我国常规天然气的开采成本不相上下。
美国在“页岩气革命”中取得了不小成绩――不仅缓解了对进口原油的依赖,降低了原油对外依存度,还成功调整了本国的能源结构。
在长期关注中国能源领域的专家看来,美国式“页岩气革命”的成功,是促使我国对页岩气开发重视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正逐年上升,而美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却在逐年下降,这其中页岩气等替代能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林伯强说,美国页岩气产业的快速崛起和应用替代了部分常规油气需求,而我国也应该寻找替代能源来降低对原油的需求。
要快速获取技术能力
我国页岩气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可开发资源量相当可观。数据显示,主要盆地和地区页岩气资源量约15万亿~30万亿立方米,与美国28.3万亿立方米相当。
与常规天然气重在“找气”不同的是,页岩气开发的关键在“采气”:在相对确定的产气区块上,一旦资金大规模投入,极有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规模化发展。
即便我国页岩气赋存条件比美国复杂,直接作业成本可能高于美国,但考虑到我国土地成本低、设备国产化、专业服务和人工成本低的优势,有可能使综合开采成本低于美国,商业化前景乐观。
但是必须正视的是:相比常规天然气,页岩气开采难度更大,需要的前期投入多,技术门槛要求也相应较高。而我国页岩气开采的技术装备已有一定基础,并可通过国际合作和自主创新实现领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在钻机、压裂车组、井下设备等装备制造方面已有较强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国内公司的钻井设备已批量出口美国用于页岩气开发。国产大马力压裂泵机组有效解决了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难题。目前,我国主要在系统成套技术和一些单项配套技术设备方面存在差距,而这只有通过大量的应用实践来不断积累经验。
林伯强说,我国天然气要摆脱对外依存,页岩气是很重要的补充气源。当前这个时间点很重要,规划对能不能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很关键,规划的可操作性一定要强,如果太虚的话,开发时间就会很久。他同时指出,我国目前可用的资源不多,对外合作也要留有空间,“我比较倾向于把市场让出去,采取合作开发的形式,速度上可能会快一些。”美国页岩气技术分散在上百家中小公司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技术合作或并购的方式快速获取技术能力。”他说。
煤层气之鉴
页岩气开发虽然前景广阔,但有业内专家担心,会出现企业开发积极性不高、产能发展缓慢的局面,最终重蹈煤层气的覆辙。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规划煤层气年开采100亿立方米,而到去年我国煤层气产量也不过20亿立方米,尚未达到规划中一年的产量。
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非市场化的制度安排“扼杀”了行业活力,比如严格的准入制度使得有开采积极性的企业无法进入,而掌握开采权的企业如中联煤、中石油等,因煤层气开采成本较高,赢利前景不明朗而积极性不大。
我国曾借鉴中海油对外开放招商的成功经验,建立中联煤层气公司,赋予中联煤对外合作专营权。但因我国管道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无法到达消费终端等原因,中标的外企没有投资的积极性,煤层气规划几乎完全落空。因此,我国在开发页岩气上需要找到一条新路。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技术攻关是目前商业化开采的最大障碍,如果“十三五”能够实现商业化开采,是一个不错的结果。当前,我国还处于摸清家底的阶段,同时还要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形成系列先进技术。
刘铁男在近日召开的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专题会议上强调,“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形成适合我国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并实现页岩气重大装备自主生产制造;制定页岩气产业政策,明确行业准入门槛和标准,形成有序竞争的页岩气发展格局。由此来看,我国“十二五”期间,对页岩气的开发可能要求独立自主。
林伯强说,必须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待页岩气发展。国家要对页岩气采取补贴,提高天然气价格,补贴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价格。“十二五”期间只是为下一个5年作铺垫,现在的时间很关键,如果不抓紧作好准备工作,下一个5年可能都无法实现。
但他同时指出,我国在页岩气开发中,应当留下与国外企业合作的余地,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开发页岩气的技术,而能源紧张趋势日渐明显,从外国进口能源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要尽快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采,满足国内天然气需求,为此不妨加大对外合作力度,不必等到我国完全独立具备相应的技术后,再大规模开采。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