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云南5000吨剧毒铬渣倒入水库,污水威胁珠江源头”的消息受到众多网民关注,该消息已成为某些论坛的头条热帖和微博热点。帖子爆料,5000吨铬渣倒入水库,事后云南曲靖将受污染水排入珠江源头南盘江。 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 摄
渤海溢油不止、云南“铬污染”未平;恒山因过度开采“破相”还令人揪心不已,陕西榆林沙漠中竟出现高耗水的高尔夫球场,更让人难以接受……
7、8月份是极端天气多发时节,但这一桩桩环境生态事件,不只是老天爷捣乱。有突发因素,更是累积效应。指责曝光者“唯恐天下不乱”也好,抱怨“好 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也罢,问题就在那里,想瞒下去很难,纵然人们一时看不见或者难有切身感受,有时一场狂风暴雨就能把问题给掀出来。
对于当前的环境形势,有权威专家概括为四句话: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近期披露的问题,为这四句话作了注脚。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项目或工程的决策者考虑经济效益多,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少。
最为明显的是,对于油、气、煤、水、金属等资源,只想着多采快挖赚大钱,却不顾及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不顾及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生 态损害。如此急功近利,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资源,把自然环境当成可以任意排污的场所,造成的后果就是既影响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又直接危害群众健康。有百年采 煤史的山西孝义,目前1/5的面积已被“采空”,地质灾害多发;而整个山西,因采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高达4000亿元。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