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节能与环保 -> 节能环保咨询

"十二五"节能减排决策始末 地方政府压力重重

2011/3/11 14:44:29       

过去一年内,围绕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各方争论不已,而今即将尘埃落定。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的指标何以出炉?地方如何与中央讨价还价,这种博弈怎么改变了决策?

争论一年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终于揭开谜底。

上周六,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披露,“十二五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确定为16%。同时公布的还有新增的约束性指标,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以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上升至11.4%等。

这些看上去缺乏色彩的数字,将决定未来五年中国节能减排的走向,也将对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刚刚过去的五年,20%的单位GDP能耗下降指标已经让地方政府经历了过山车的过程———从忽略到重视,再到最后秋后算总账时怪招迭出。十二五期间的“16“17这两个让各界关注已久的数字究竟是如何出炉的?其间有又经历过哪些较量?

十二五新方案

2011两会开幕前,各省的发改委、经信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主任们,拿到了一份并不陌生的任务清单。

南方周末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围绕未来五年下降16%的总目标,全国31个省份,以发展阶段的相似性为标准,大致被分为沿海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几档,按类别分解节能降耗指标。

其中,青海、西藏和新疆三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因为特殊性,其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下降指标被定在了10%。同属西部的宁夏、甘肃两省份,目标定在15%。其余东、中部省区,则分担16%或者略高于16%一到两个百分点的降耗任务。十一五期间,各省分到的能源强度目标,虽有七八种,但全国大半省份的降幅为20%。在2010年下半年,各地倍感压力甚至不惜拉闸限电的时候,地方指责节能政策一刀切的声音不绝于耳。

根据各省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可发现,仅新疆一地表示未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原定20%的减排额度,仅完成10.2,剩下30个省区中,提前或超额完成减排目标的有8省份,安徽、福建、江西、青海4省对具体完成情况则表述含糊,如安徽省表示预计可完成、福建省将全面完成”,剩下22个省份则已全面完成减排目标

对于地方官员而言,这份勉强完成的成绩单与乌纱帽直接挂钩。去年下半年,为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多地上演拉闸限电闹剧。36,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向社会、向记者朋友做出检讨”,坦承发改委作为主管部门缺乏经验、工作上有失误

一位参与指标分解的核心人士说,“十二五期间根据各地发展情况分类分解指标,即便无法做到十分公平,情况类似的省份间也不会因吃亏或占便宜而纠结。

自去年12月至今年两会,国家发改委已两次发文征求地方意见。各省发改委、经信委主任拿到的最新名单,则是指标分解过程中最后一次沟通的结果。如各省无异议,方案一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报送国务院后,将很快公布实施。

与分解16%目标同时进行分解的还有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国家发改委气候司相关人士证实,目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已经按地区初步分解完毕。国家层面的能源强度和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标,相差一个百分点,分解到地方时,两个指标间也差一到两个百分点。与能源强度指标实行年度考核不同,新增的碳强度指标,采取规划期内中期评估、再期末考核的方法,避免秋后算账带来的巨大压力。

另外,南方周末记者从权威渠道证实,“十二五的碳强度指标某种意义上说,是个过渡指标。十三五之后,由碳强度指标替代现行的能源强度的可能性很大,因为碳强度指标更综合、更易与国际接轨

为什么是16?

在多数人已默认单位GDP能耗下降16%的目标时,杨富强却视正在进行的全国人大会议为最后的翻盘机会。在最终审议通过前,还存在别的可能性。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他相信未来五年经济结构调整、高耗能工业增速放缓的趋势,会给能耗降低带来巨大空间。

为什么不是18%、不是20,而是16?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对于目标的设定,学界几派纷争不已。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何建坤算过一笔账,“十二五要完成16%的能源强度下降幅度,要实现的节能量会比十一五还要大,因为十二五期间GDP总量还将增加。

南方周末记者统计的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5个省份GDP预期增速达到或超过10%。与2010年相比,12个省份调高GDP增长目标,6个省份调低目标,其余省份GDP增长目标不变或基本不变。

GDP高速增长外,过去五年的节能强度,让投入少、见效快的节能措施基本用完,而且淘汰落后的空间也缩减了。以十一五关停小火电7200万千瓦为例,“十二五能关停的小火电不足一半。

至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仍坚持认为只要政策得当,有利,合理发展经济,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十二五可以做到20%的能耗降幅。就在2月初,姜和其他几位研究者,还曾不断提议,希望广开渠道影响决策。两三个星期前,他开始意识到16%的大局已定,这让身为科研人员的他多了一些沉默。

在这场长达半年多的论战中,几方都无法相互说服。但对于16%目标的来源,学界却达成了基本共识。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中国政府承诺2020年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到45,并计划在五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中增设该项。

何建坤测算过,“十一五碳强度下降了20%左右,“十二五碳强度降幅保持在17%到18,“十三五再完成16%到17,就能完成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5%的目标。现在的能源强度指标16,是由202040%的碳强度指标反推而来的。杨富强对此也表示认同,“但仅仅考虑气候变化是不够的,节能是应对各种挑战的主要武器。杨富强表示,“十二五的能源强度之所以定得低,可能与十一五19.1%完成情况存在水分有关。南方周末记者获悉,现行的16%目标,除了综合考虑上阶段任务完成情况、未来节能潜力等因素外,也存在以哥本哈根承诺反推国内目标的因素。

地方与中央,讨价还价

其实早在201012,希望采取更严厉减排目标的研究者就注意到,虽然能源强度总目标没有最终确定,但地方显然较早获悉国家单位GDP能耗下降的指标。

去年12,宁夏经信委主任王永耀一度十分焦急。他在等待国家下达的指标,以便计算本省内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产品的产量。此前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的任务,宁夏已将其支柱的高耗能产业停产三个月。

当时,王永耀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宁夏自己测算能耗目标是2.1,如果最终国家单位GDP能耗定在16,会和国家希望宁夏承担的指标之间有很大差距。

尽管都是先确定总降幅再分解到地方的路径,这一次与五年前分解指标的过程并不相同,从中央到地方都谨慎许多。十一五初期,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上报各自目标,由于不知目标带来的潜在影响,各省数据颇为冒进。以吉林为例,吉林开始之时报出了30%的降幅,当时国家发改委也并未对此提出异议。至2008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时,发现完成无望,最终调整为22%。

根据地方两会上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南方周末记者统计发现,在全国31个省份中,仅有湖北、内蒙古、西藏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源强度降幅具体目标,剩下的28个省份表述模糊。

在关于十二五期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目标上,大部分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碳强度的减排表示含糊,仅表示将完成任务或只字未提碳减排。只有湖北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下降17%。

权威人士透露,去年针对十二五规划的座谈会、专家会、地方座谈会,开了十几次。自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发改系统工作会议后,关于指标如何分解给地方,经历了三上三下

首先地方上报国家发改委一个指标,由国家发改委提出意见,返回地方一个指标,地方再次上报,国家发改委再提意见。两会前,地方再次上报指标,经人大审议通过后,两会后公布指标分解方案,各省再分头去做。“‘三上三下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博弈过程。一位熟悉这段情况的人士解释说,地方第一次上报指标,难免藏着掖着,而国家第一次下达指标,因为考虑到地方会有反复,也不会亮出最后的底牌。

中国能耗指标制定并非自下而上过程,而是自上而下。在三上三下过程中,地方的执行困难确被听取,但并未如愿争取到较低的能耗指标。以宁夏为例,去年底宁夏自己测算的能耗降低指标仅为2.1,而实际将要承担的指标是15,仅比全国指标低一个点。“‘十一五’(的能源强度目标)是政治决策,‘十二五也是。讨论归讨论,决策归决策。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评价道。

 

来源:南方周末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