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8:33,国航一架载有13.1吨混合生物燃油和39.3吨航空煤油的波音747-400飞机从北京首都机场起飞,开始了国内首次航空生物柴油试验飞行。上午9:30,经历近一个小时的本场测试飞行后,航班号为CCA088的波音客机平稳地降落在首都机场。中国首次航空生物柴油客机飞行试飞成功!此次由国航、中石油、波音公司和霍尼韦尔UOP公司共同合作的航空生物燃料验证飞行采用加载生物燃油与传统航空煤油混合的燃料(混合比例为50%:50%)的方式执飞。
根据飞行计划,飞机的1号、3号和4号油箱分别加注了13.1吨传统航空煤油,2号油箱则加注了13.1吨混合生物柴油,每个油箱仅为各自单一的发动机供油。此次测试飞行,主要是验证依靠混合生物柴油提供动力的发动机燃油消耗值的变化状态以及生物柴油在高空中的温度变化。国航飞行总队副总队长郑为民担任首次生物燃油测试飞行带队机长,国航飞行总队四大队副大队长张荣斌任机长,第一观察员是四大队第一副驾驶远航。据国航专家李军介绍,当飞机爬升至6000米高度时,根据飞行测试计划,机组分别在慢车停留1分钟,增大推力至爬升推力稳定30秒、减少推力至发动机慢车等状况时,观察记录2号发动机的供油状况、生物燃油温度,以及是否有低燃油流量、低燃油警告以及其他发动机的警告状态出现。
最后的测试是在飞机正常下降过程中,检查、记录发动机的工作情况,这同样会为未来航空生物柴油投入商业运营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内幕追踪
生物燃油原料是麻风果
中石油副总经理沈殿成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试飞中混合的生物燃料,来自麻风树结出的小桐子果实,其种子含油率达35%。用小桐子果实作为航空生物燃油原料,不仅可以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同时可令当地农民受益。目前,一亩小桐子可直接为农民带来400元的经济收益。目前,中石油已完成了16吨航空生物柴油的加工。
小桐子又名假花生、麻风树等,其生长迅速。三年可挂果投产、5年进入盛果期,果实采摘期长达50年。种子含油率为35%,果仁含油率达40%-60%。小桐子压榨油不能直接用于加工航空生物燃料,必须对小桐子压榨油进行精炼。
航空生物柴油的成本几乎是现场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据为此次飞行测试麻风树压榨油提供精炼技术的霍尼韦尔UOP可再生能源和化学业务总监吉姆·安德森表示,生物柴油的成本是传统航煤的2-3倍,其主要是原料成本。
据霍尼韦尔亚太区总经理张宇峰介绍,由于中石油种植基地的麻风树果实收率在65%以上,因此提供的麻风树炼制转化率可达70%。预计到2015年,中石油120万亩种植基地小桐子作物转化为航空燃油的产能将达5000吨每天,即年产十六七万吨。“到那时,如果是在目前的油价水平下,生物燃油的成本可与现在的传统燃油成本竞争。”张宇峰说。不过,全球目前使用生物燃料进行商业航班运营已有先例,墨西哥航空公司已将25%的生物燃料应用于墨西哥到哥斯达黎加的定期商业航班上。
来源:YNET.com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