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财经》:在气候变暖日趋明显,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新能源替代战略无疑是世界各国竞相尝试的焦点。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未来5年将在全国光照条件好、可利用土地面积广、具备水资源条件的地区开展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的示范。哈纳斯新能源集团作为宁夏重要的新能源企业,能否请您谈一下宁夏目前的能源结构和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马富强: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未来5年将在全国光照条件好、可利用土地面积广、具备水资源条件的地区开展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的示范,以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等省区为重点,建成1000万千瓦以上的太阳能电站,通过这些试点地区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到2020年开始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此举意在实现我国对世界做出的节能减排承诺,同时有效推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迅猛。宁夏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省份之一,一直以来希冀成为能源强省。宁夏煤炭资源丰富,同时,还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资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能源发展方向,注重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而宁夏盐池凭借光照条件好、日照时间足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在发展新能源、尤其是发展太阳能方面具备了更为有利的基础条件。由哈纳斯新能源集团投资兴建的中国首个槽式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ISCC)发电站就在盐池破土动工。该项目建成后的发电量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10.4万吨;与年发电量相同的常规火力发电厂相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1万吨。这对宁夏地区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将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
《环球财经》:目前在埃及、美国、摩洛哥等国家已经有同类项目即将投入运行。此次我们中国的首座ISCC也在翘首期盼下正式启动,相较于其他国家,我们在技术方面都有哪些改进来适应我国国情?
马富强:作为中国首个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ISCC)项目,相较于这些国家,我们在技术方面,采用了目前最为成熟的槽式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改变了传统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的模式,通过增加储热装置并与天然气联合运行的方式,开发利用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运行稳定、方式灵活。
由于是亚洲首座,宁夏盐池哈纳斯高沙窝92.5兆瓦光热发电站项目的建设,在大大提高太阳能光热的利用率的同时,更对研究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电站的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带来示范意义。
来源:环球财经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