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应对我国未来可能长期存在的电力供需矛盾,全面做好电网运行和电力供应工作,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业内建议“十二五”及更长一段时期,我国应充分发挥能源规划的引导作用,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推进煤炭、电力供应能力及运输通道等能源基础建设,并通过核电等清洁能源的有益补充对电源结构进行不断优化。
一、优化电源投资建设环境 避免出现电力“硬缺口”
据国家电网预计,今后20年,全国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中东部地区仍是电力负荷中心。但由于发电行业整体陷入亏损状态,目前各地已出现火电项目获得核准但推迟开工、推迟投产的情况,仅五大集团推迟开工的装机容量就占核准容量的13.7%。国家电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方面提出,为避免“十二五”后期火电供应能力出现“硬缺口”,当前应着手启动以下措施:
1.统筹各类能源资源
应统筹西部水电和煤电基地、北部煤电和风电基地的开发外送,统筹电网与电源建设,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快“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电源项目核准进度,促进各类能源资源集约、高效开发利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建议,当前应尽快核准开工建设一批电源项目。在江苏、浙江、广东、安徽等缺电省份,对已建成的发电项目进行核查,使一些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发电机组办理核准手续后能够上网发电。同时,加快核准发电项目新开工规模,确保“十二五”中后期每年投产火电规模6000万千瓦左右。
2.调动电厂积极性
应尽快扭转电力企业整体亏损的困局,切实改善电厂生存环境,调动火电投资积极性。大唐集团董事长刘顺达说,由于整个电力行业的大面积、深度亏损,已使得三门峡百万机组、安徽60万机组和湖南煤电一体化项目进展缓慢。他表示,在目前政策扭曲的情况下,连主力发电企业都不敢干了,今后的电力需求将难以维继。
3.加大煤炭生产供应
应加大国内煤炭生产供应,防止电煤市场形成垄断性话语权。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范必说,由于当前煤炭价格和产量都受到地方政策和企业的控制,电煤市场竞争很不充分,煤价高企并没有促进煤炭产量的提高。山东省经信委经济运行局局长邱青森认为,现在国内煤炭供应实际上有“硬缺口”,虽然年进口煤炭只有1.6亿吨,但国际上没有多余的煤炭卖给中国,这也推高了国内煤价的上涨。现在,很多产煤省采取了控制煤炭产量、限制煤炭出省的政策。
二、加快输煤输电通道建设 打破供需“逆向分布”制约
鉴于我国能源供需“逆向分布”的特征,中电联等部门认为,当前应强化电力工业统一规划,建立科学的电力规划管理机制,完善电力规划研究协作体系和滚动调整机制。从“十二五”开始,国家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把智能电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给以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等技术标准。“十三五”期间,我国智能电网技术和设备性能要进一步提升,力争主要技术指标位居世界前列,智能化水平国际领先。
2.尽快明确国家关于特高压输电和特高压电网规划发展的意见
采取“输煤输电并举,加快发展输电”的策略,是打破我国能源供需“逆向分布”制约的战略选择,发展特高压目前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来自新疆煤炭工业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新疆煤炭储量预计占全国煤炭储量的40%。如果规划中的五条特高压线路全部建成,“十三五”末新疆对外输电能力最高可达4450万千瓦,每年可就地消耗电煤1.3亿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跨区输电已有力缓解广东、上海、山东等省市的火电紧缺局面。据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介绍,借助“外电入鲁”工程,今年来自宁夏东部的近300亿度电为本省迎峰度夏发挥支撑作用。
3.加强产煤省区煤炭外运铁路通道建设
目前,与内地巨大的煤炭需求相比,“疆煤东运”能力仍显巨大缺口。而近期受贷款困难影响,新疆等产煤省区大部分铁路建设项目速度放缓甚至停工。这些情况须引起国家高度关注。
三、核电发展不容停滞 电源结构亟待优化
接受记者采访的权威部门及人士普遍认为,要落实我国政府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达到15%左右,以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需要科学制定“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需要电力工业加快开发绿色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十二五”期间,需尽快批准建设一批大中型水电项目,开放核电投资市场,加快核电建设,扶持推进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化。
1.建议国家不要在核电建设上停滞不前
考虑到核电建设周期长达7年,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核电专家李勇认为,如果由于“十二五”没有放开新项目开工,那么后续就有断档。而核电缺口是难以被其他电源所替代的,我国低碳战略也将失去依靠。中电联提出,希望尽快研究核准开工一些大型水电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开工建设核电站。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仕强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仍将以火电为主,但核电可以做大。尤其对于东部沿海来说,核电应成为未来清洁稳定的能源供应主体。
2.加快技术进步解决风电上网难题
目前,我国96%的内陆风能集中在“三北”地区,国家规划建设八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发展呈现“大规模集中开发、远距离跨区输送”的特点。然而,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介绍,在国家制定了风电4个价区后,风电进入平稳发展期,上网难、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的情况开始出现。今年前8个月,全国风电投资397亿元,同比降低13.7%。七八月份,五大发电集团风电业务分别亏损1.4亿元和2.9亿元。业内建议,我国风电开发要实现大中小、分散与集中、陆地与海上开发相结合,通过风电开发和建设,促进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实现风电设备制造自主化,尽快使风电具有市场竞争力,力争2020年我国风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3.有序推进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
青藏高原、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年日照小时数大于3000小时,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当前,我国在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领域均取得很大进步,中电联建议,国家应制定出台优惠政策,促进发展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规划发电装机2015年应达到200万千瓦左右,2020年达到2000万千瓦左右,确保2030年我国太阳能发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