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能源

四川将核准一批生物质发电项目

2012/6/14 11:24:13       
沉寂多年的生物质发电命运突变。记者日前从四川省能源局获得消息,四川省即将核准一批新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加上前期已经核准开工的,全省生物质发电厂超过10个。
  
  这些项目分属凯迪电力、国能生物和成都佰能三家,其中,凯迪电力一家就拥有7个项目,国能生物和成都佰能各有两个项目。每个项目装机容量均为3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超过30万千瓦,总投资30亿元左右,其中,已有5个项目动工建设。
  
  上述生物质发电项目分别位于广元、巴中、达州、绵阳、南充、遂宁、凉山、乐山、眉山等9个市州,都是以秸秆作为燃料,满负荷运转的话,每个项目每年能够消耗至少20万吨秸秆,10多个项目每年消耗的秸秆将超过200万吨,相当于年节省标煤80多万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0多万吨。据估算,我省每年大约产生4000万吨秸秆,其中二十分之一就可通过此途径转化为能源。
  
  6月6日,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处处长吴建中告诉记者,部分项目已经动工建设,预计明年首批机组将投产发电。
  
  按照《四川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到2015年前,四川省将在农林作物丰富地区规划布局27座,总装机容量为82万千瓦的秸秆发电厂。其中,凯迪电力就规划建设15个。
  
  延伸阅读:
  
  文章一:电价上涨唤醒沉睡的生物质电厂
  
  生物质发电,从沉寂到复活,是什么因素在发挥作用?而制约生物质电厂发展的关键又在哪?
  
  复活关键上网电价上涨
  
  广元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戴锡华这段时间异常繁忙,与记者约定见面的时间一推再推。公司所属的朝天、洪雅、通江三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按照计划,明年就要建成投产。
  
  此前,四川生物质发电沉寂已久。2005年,四川省第一家生物质发电项目落户内江隆昌。之后陆续又有一批项目落户都江堰、苍溪、蓬溪等地,但没有一个项目建成投产。记者日前从省工商局网站查到成都市永丰立交桥附近有家生物质发电公司,但实地去看,早已人去楼空。
  
  生物质发电,从沉寂到复活,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发挥作用?
  
  “核心原因是电价涨了。”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处处长吴建中分析,“十一五”期间,生物质发电的上网电价是按照当地火电脱硫标杆电价上浮0.25元执行。2005年,四川省脱硫燃煤机组标杆电价是每千瓦时0.333元,照此标准,生物质电厂的上网电价是0.583元每千瓦时。
  
  戴锡华估算,当年生物质发电的成本是每千瓦时0.6元,再加上秸秆收购价,就倒亏一截了。而江苏、河南等地火电上网电价相对较高,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也较高,超过发电成本,所以就发展得较好。2010年,国内第一家生物质电厂在江苏投产,截至目前,当地已有8家电厂投产。
  
  2010年,国家发改委将全国农林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统一调整为0.75元/千瓦时,让生物质发电投资者看到了希望。再加之技术上的进步,生物质电厂在四川“复活”的条件具备了。
  
  燃料收集期待多方共赢的机制
  
  对于生物质发电厂而言,上网电价是决定性的,原料成本也至关重要。如果秸秆收购成本太高,电厂照样活不了。收购价太低,农民就会选择一把火烧掉。
  
  吴建中认为,当前,生物质发电的技术、市场都不存在问题,国家电网对于生物质电厂所发电力全额收购,在此背景下,制约生物质电厂发展的关键在于燃料收集。
  
  在成都平原等一些地区,秸秆回收不仅耗时费力,而且价钱便宜,运输麻烦,造成农民不愿意出售秸秆,最终一把火烧掉,不仅浪费了资源,也污染了环境。为此,吴建中认为,新的收集机制要实现多方共赢,农民不仅要获得一定经济利益,同时要省时省力。电厂不仅能够得到所需的燃料,同时成本也必须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电厂和农民之间需要搭建一个桥梁。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收集秸秆,转运储藏,最终交给电厂。
  
  同时,政府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节能减排,应该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在秸秆收购、发电等环节给予适当补助,做到堵疏结合。“关键是打出一套组合拳。”吴建中说。
  
  文章二:秸秆发电的江苏路径
  
  从公开的数据来看,江苏与四川年产秸秆数量非常接近,都在4000万吨左右。但从综合利用成果来看,江苏要好于四川。早在三年前,江苏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就达到近60%。在秸秆发电方面,截至目前,江苏全省已批准28家秸秆发电厂,已投产8家。
  
  这些秸秆发电厂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地执行的电价较高,电厂有盈利空间。2005年,国家对于生物质发电厂的政策是,在当地火电脱硫上网电价的基础上每千瓦时上浮0.25元,江苏当时火电脱硫上网电价超过0.48元/千瓦时,生物质电厂的上网电价就成了0.73元/千瓦时,比四川高出0.12元。
  
  更重要的是,当地摸索出了一套能够实现农民、电厂多方共赢的燃料收集机制,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电厂与农民之间的经纪人。
  
  这些人通常以村为单位,负责在每年五六月期间,将当地农民生产出来的秸秆收集起来,打包并运输到电厂,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不需要付出任何时间、精力,当甩手掌柜,就可以白“捡”到一笔小钱。
  
  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农民张建为例,去年,他在当地生物质电厂和政府的支持下,花4.6万元买回了一台秸秆打捆机,建起了一个秸秆村级收购站。一到麦收季节,他就开车到村子附近的田地里去收购秸秆,每天能够收七、八吨。除了麦草秸秆,也收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还包括花生壳、木材厂的废弃树枝等,一年能够收300多吨,“吃”掉村里1000亩地所产的秸秆。当前,他给农民的收购价是每公斤0.15元左右,而他交给电厂的价格是0.2元以上,一年下来,能够赚2万多元,而附近农民也可以每亩赚个四五十元。
  
  文章三:前五月四川省用电“两增两减”
  
  1-5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量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四大传统高载能行业用电比重不断下降,但食品、酒类、医药、电子等行业用电量却较快增长,呈现出明显的“两增两减”态势——12日,记者从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营销部获悉了上述两组对比数据,透过电力这个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可以看到,当前四川省经济发展趋缓,但经济结构却在进一步优化。
  
  第三产业用电量增势凸显
  
  据统计,全省主网最大用电负荷和最大网供电量均发生在2月份。受产业结构调整和部分工业行业不景气以及来水等因素影响,1-5月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增势明显趋缓,全省全社会用电量72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
  
  从产业来看,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势凸显。第一产业用电量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3%;第二产业用电量5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0%;第三产业用电量8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0%。
  
  从工业用电看,重工业增速显著低于轻工业。重工业用电量增速为2.06%,轻工业为6.59%。从具体行业来看,传统的四大高载能行业有3个用电量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化学原料及制造业下降2.79%、有色金属加工业下降6.44%、非金属制造业下降6.47%,只有黑色金属冶炼业同比增加5.09%。
  
  从结构上看,四大传统高载能行业的用电量占全社会和工业用电量的比重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2.55%和2.5%。而食品、酒类、医药、电子、交通设备等行业用电量依然保持较快增长。
  
  分析当前全社会用电量出现的低迷现状,省电力公司营销部主任王林列举了三大因素,一是部分行业产品滞销,如水泥、钢铁等;二是部分行业亏损严重,如电解铝、多晶硅等;三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特别是灾后重建期间暂时保留的部分落后产能以及形成的过剩产能,如砖瓦、水泥等。这些行业尽管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不高,但用电量大,因此,其经营情况对用电市场影响比较明显。
  
  用电弹性系数逐年下降
  
  四川省的用电结构正在不断优化。以直接反映经济结构变化的用电弹性系数为例,2001年-2007年我省年均用电弹性系数为1.07,近4年已逐步下降到1以下,2011年为0.857。
  
  “用电弹性系数是指用电增速与GDP增速的比值,反映的是经济结构的变化,随着富士康、仁宝一大批高附加值企业的落户,近年来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速低于GDP增速,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王林说,这充分反映出四川经济结构正在从粗放、低附加值、高能耗的传统工业向精细化、高附加值和低能耗型转型,随着一批高端产业迅速崛起,逐步取代钢铁、水泥、黄磷、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四川经济的发展质量将更优。
  
  富余电量如何消化?来自省经信委的数据显示,今年,我省将有710万千瓦左右的新增发电装机投产,但今年全国用电需求增长都较为平缓,我省在丰水期将有60亿-70亿千瓦时左右的富余电量。王林透露,我省将采取临时措施消纳丰水期的富余电量,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具体说就是降低上网侧和用电侧的价格,用更优惠的电价拉动企业多用电、扩大产值,最大限度地实现发电、供电和用电企业的“三赢”。
  
  【链接】
  
  全国:电力缺口较往年明显减少
  
  国家能源局13日召开2012年全国电力迎峰度夏新闻发布会,预计今年电力缺口与往年相比明显减少,总体测算,最大缺口占最大用电负荷的比重不到3%,属于最轻一级缺电。
  
  国家能源局指出,当前煤电油气运供需形势趋缓、迎峰度夏缺口相对小于往年的态势,既不表明我国经济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也不意味着能源供需出现了重大转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形势下,国内外市场需求趋缓、部分能源密集型产业增长放缓的结果。
  
  据行业快报统计,1至5月全社会用电量1.9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增幅回落6.2个百分点,为近几年较低水平。其中,第二产业用电增长约3.8%,增幅回落7.9个百分点,带动全社会用电增速回落约6个百分点,其中仅冶金、建材两个行业就带动全社会用电增速回落约3.5个百分点。据新华社
  
  
  来源:四川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