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能源

风能国家所有,立法过于超前

2012/6/19 11:23:31       
什么时候可以完全将风能和太阳能纳为“国有”呢?应参考已经纳入国有的资源和能源管理,对于有限的资源能源如矿物、天然气、水等可以纳入,有必要由国家和政府管理,而完全可以无限制使用、可持续使用和取之不尽的风能、太阳能,现在就“管”显然“管的太宽”。
  
  据《法制日报》报道黑龙江省6月14日颁布《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与保护条例》,其中规定企业探测开发风能及太阳能资源必须经过气象部门批准,而且探测出来的资源属国家所有。这是我国首个规范气候资源利用的地方法规。(6月18日京华时报)
  
  黑龙江当地立法规范太阳能、风能使用,看似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实际上只会导致对可再生资源使用的制约。风能和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可持续使用和环保能源,其优势极为明显,最大的优势和潜在价值是能直接形成对现有有限自然资源的节约。据资料显示,仅200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总计为2亿吨标准煤,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这里面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功不可没。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的企业和家庭越多,越能形成事实上对现有不可再行能源的节约利用,又如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总量已达9000万平方米,4000多万户家庭、近2亿人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这会直接节约多少电能?热能?少产生多少废气和污染物?
  
  规定企业探测开发风能的报批,只会增加不必要的使用程序,甚至会逐步演化为“收费”。这无疑会限制和制约企业和公众开发使用这两类自然能源的积极性。
  
  将风能和太阳能定位为“国有”,从法律和理论上或没有错。问题是“国有”的概念过于宽泛,按照这一逻辑,只要是国内境内所有物质和事物全部都是“国有”的,如生活在国家的公民个人也是“国有”的,无所不在的“空气”也是“国有”的,“人”都是国有的了个人的“私产”也就间接变成国有的了,这岂不是一个“滑稽”的结果?况且,再按照这样一个“国有”逻辑,人们呼吸空气是不是也要“收费”和“管理”?人活着是不是就要“交人头税”?
  
  过度的“国有化”思维并不利用资源有效利用和真正的环保节约,也会引发诸多争议。尤其是经行政部门“批准”才允许如何如何的话,让人产生部门“创收”之嫌。气象部门真正的职责是服务公众和社会,提供更准确的天气气象、地震灾害等预防及减少灾害发生,“严格审批”到风能和太阳能利用上,弊远远大于利。什么时候可以完全将风能和太阳能纳为“国有”呢?应参考已经纳入国有的资源和能源管理,对于有限的资源能源如矿物、天然气、水等可以纳入,有必要由国家和政府管理,而完全可以无限制使用、可持续使用和取之不尽的风能、太阳能,现在就“管”显然“管的太宽”。
  
  
  来源:观点中国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