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能源

生物航煤或解碳税争端 地沟油上天战略意义大

2012/7/30 15:58:34       
欧盟航空碳税一再进行着倒计时,中国抵制态度却从未改变。日前,有消息称欧盟一些国家采取了协商的态度,主动找到中国民航进行商谈。而实际上,中国也正在为积极寻求双方都可接受的解决方式来避免争端进一步升级。
  
  业内人士表示,航空煤油的研制和使用,或将成为破解中欧碳税争端的钥匙。“地沟油”“上天”变航煤目前成本不菲,但对未来国家能源的战略意义颇深。
  
  从去年开始,欧盟强征航空碳税的消息就陆续传来,中欧双方隔空口水仗不断。此前,欧盟态度一向强硬,但中国对航空“过路费”的抵制也从未动摇。不过,中国新闻网7月20日报道表示,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局长李家祥透露,针对欧盟强制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费的问题,近期欧盟一些国家采取了协商的态度,主动找到中国民航进行协商。
  
  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遥此前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时表示,欧盟之所以积极推进碳税的实施,最主要原因是节能减排的最先进最核心技术掌握在欧洲。因此,破解欧盟强制征收碳税的最佳方法不是一味抵制,而是争取掌握拥有自主产权的低碳技术。
  
  在众多减排新技术中,目前最受关注的当属生物制造航空煤油的制造和使用。荷兰航空公司“地沟油”上天的消息引发国内思考:困扰百姓多时的“地沟油”其实可以变废为宝。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党委书记陈坚说,生物航煤的成分和普通航煤并没有区别,只是通过技术手段,将藻类、厨余废油等生物材料,转化成煤油。厦门大学教授林柏强之前接受中新网能源频道采访时曾表示,“地沟油”变航煤目前并不存在技术困难,瓶颈在于“地沟油”变航煤的成本过高。
  
  有统计数据显示,“地沟油”变航煤的成本是普通航煤的2-3倍。林伯强分析称,由于目前地沟油制航空煤油的成本过高,之前传出荷兰一航空公司来中国收购地沟油的行为不排除是航企推广炒作的可能。
  
  不过,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相较于目前国内研制生物航煤的战略意义更高。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煤制油、玉米制乙醇等技术,但由于煤制油需要大量的水,为了保护我国并不丰富的水资源,便没有大力推广煤制油技术,玉米制乙醇是同样的道理。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为56%左右,掌握了这些可以制造石油的储备技术,就可在国际油价飙升到不可控制的阶段时,我国能源不会受制于人。
  
  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到,今年2月28日,由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1号生物航煤已经获得中国民航局的适航审定受理。如果成功通过审定,生物航煤将有望进入商业飞行。
  
  不过,陈坚表示,目前镇海炼化也遇到了和其他生物能源企业同样的窘境——原材料来源匮乏,尤其以“地沟油”为甚。陈坚说,一旦中石化的生物航煤通过民航局的适航审定,未来投入商业生产,对生物原材料的需求将特别大。破解原材料来源匮乏的窘境,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全社会的积极配合。
  
  
  来源:中国新闻网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