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连续下跌14个月的水泥终于触底反弹了。
根据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监测,截至11月15日,水泥最新价格为308.00元/吨,最近60天上涨3.64%。另据中国水泥研究院分析师应堃介绍,从9月初到10月底,水泥价格持续上涨。以高标水泥为例,两湖地区涨幅为30-50元/吨,华东地区涨幅为80元/吨,两广地区涨幅最大,达到100元/吨。直到进入11月份,水泥价格才开始平稳下来。
而此前,从去年6月到今年8月末,水泥价格连续下跌14个月,已经跌到成本线上下。以华东地区为例,2011年时水泥价格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到了2012年8月,价格已下跌超过120元/吨,成为价格战最厉害的地区之一。
应堃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这轮反弹主要是由于季节性因素,雨季和高温天气结束,华东、华南地区迎来开工旺季,水泥需求回暖。
民族证券建筑建材业分析师徐永超认为,未来,随着经济企稳,稳增长带来的新基建项目陆续启动,水泥行业四季度业绩有望继续改善。
价格反弹
水泥价格上涨,最明显的两个区域是珠三角和长三角。根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统计,截至10月21日,广东佛山P.O42.5水泥价格为395-465元/吨,涨幅达到95-145元/吨。长三角地区也不甘示弱,南京、南通等多个城市的涨幅都达到50-60元/吨。
上海禹都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各类建筑品牌水泥、装饰水泥、瓷砖黏合剂等,销售经理胡潘道向记者表示,他们代理的品牌就先后提价2次,9月初涨了20元/吨,10月中旬又涨了10元/吨。浙江红狮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证实,他们的水泥产品价格有所上涨,并在9-10月间“涨了好几次”。
受此影响,水泥企业的开工率也有所回升。春节过后,浙江水泥企业一直在执行每个月停窑10天的限产计划。如今,部分企业则已经“进入满负荷运转状态”。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中旬,全国水泥平均价格较8月低点上涨了3.77%。产量方面,9月份全国水泥产量为2.10亿吨,同比也增加了12%。
闵全志长期在北京管庄建材城销售水泥,他分析,季节性因素是导致水泥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每年9-10月份,雨季和高温天气结束,冷空气尚未到来,适宜建设,施工单位都会在这段时间内赶工期,对水泥的采购量也随之加大。
应堃也表示,今年9月,水泥需求回暖明显,库存下降很快。8月份时,江浙一带的水泥企业很多还都是满库存,而到了9月份,大多数企业库存就只剩下一半了。而按照行业惯例,库存剩下6成的时候就可以提价。
受益基建投资
卓创资讯水泥行业分析师卢宁告诉记者,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水泥需求量最大的区域,也是水泥价格最为敏感的区域,其价格走势在行业内往往具有先导意义。未来,其他地区的水泥价格也有可能随之发生上涨。
此外,水泥是与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的行业。近期,多地铁路、公路、机场以及水利项目相继获批,这对于水泥行业的业绩改善无疑是重大利好。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1-9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20.5%,较1-8月扩大0.3个百分点。基建投资明显加快,9月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增速升至31%,其中铁路投资增速高达77.96%。近期,铁道部再次上调全年投资计划,市场对于基建投资“缺钱”的担忧明显减轻。
应堃认为,在各类基建项目中,铁路投资很难成为拉动水泥需求的主力,拉升水泥需求的主力在于公路和农村市场。
其他业内人士也表示,房地产和基建对于水泥需求的拉动作用正在减弱,农村市场则是“一枝独秀”,这在江浙地区尤为明显。江浙一带的农村较为富庶,农民建房多为三层,每层面积约在100平方米,这样的民房建设,一栋就需要水泥大约100-150吨。
国家发改委在近期的项目审批与核准中,也开始倾向于农村基建投资。记者查阅发改委网站发现,9-10月份,发改委审批与核准了约80个与农村基建有关的项目,包括乡村道路工程、片区综合开发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涉及地区包括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和贵州省,总投资额约为2.83亿元。
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