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周评

加快发展特高压 有效减轻煤炭运力紧张

2012/12/27 9:42:42       

  《亮报》:运煤通道拥堵问题经常被提起,尤其是入冬以后进入用煤高峰,低温雨雪天气频发加剧了运煤压力。您认为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
  白建华(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由于煤炭运输长期占据铁路货运量的一半以上,铁路运输一直面临巨大压力,目前我国“三西”(山西、陕西、蒙西及宁东)地区大部分煤炭外运铁路的利用率都接近100%,大秦线等个别线路甚至超负荷运行。全国性煤电运紧张状况反复出现,遇到恶劣天气、节假日客运高峰等情况,常造成中东部地区煤炭及电力供应紧张,在每年春运前后表现尤为突出。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铁路煤炭运力紧张以及运价不断攀升,导致部分煤炭转向公路运输这种不合理也不得已的运输方式,严重干扰了公路的正常通行,甚至导致高速公路严重拥堵乃至瘫痪。近年来公路煤炭运输规模不断增大,大大增加了油品消耗。2010年“三西”地区公路煤炭外运量高达4亿吨,运输损耗约5%,远高于铁路输煤,运输耗费柴油近1000万吨。公路运煤这种不合理、也不得已的运输方式凸显了我国能源运输的困境。
  《亮报》:目前煤炭严峻的运输形势应该如何改善?
  白建华:据国家能源主管部门预测,2015年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由2009年的70%以上下降为63%左右,仍占据主导地位。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新疆等五省区2000米以浅煤炭资源总量4.6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2%,而2/3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中“三华”地区。煤炭开发重心进一步西移北移,煤炭生产与消费重心的距离进一步拉大,解决好煤炭的运输问题是能源运输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
  特高压跨区输电作为能源综合输送体系中的生力军,其加快发展能有效减轻煤炭运输压力,保障综合运输体系的合理充裕度。
  研究表明,加快发展特高压输电,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将显著提升。对“三西”地区煤炭外运至东中部负荷中心,综合考虑发电和输送环节,输煤输电并举的能源利用效率较单一输煤的能源利用效率高0.2~0.3个百分点。一方面,近年来空冷机组的发电效率显著提高,与湿冷机组的供电煤耗差日益减小。另一方面,实现输煤输电并举,铁路运输发热量较高的洗精煤满足东中部地区的发电及其他用煤需求,公路运煤量大幅下降到1亿吨左右,原煤(特别是褐煤)、洗中煤、煤矸石等发热量较低的煤炭就地发电,通过特高压电网送往东中部受端地区,输煤输电合理分工,实现整体能源输送效率的较大提升。
  2015年,国家电网跨省区电力流达2.7亿千瓦,其中“三华”受端地区受入电力流达2.1亿千瓦。2020年,国家电网跨省区电力流将达到4.5亿千瓦,其中“三华”受端地区受入电力流达到3.5亿千瓦。“三西”地区输煤输电比例将由目前的20:1优化为2015年的8:1、2020年的4:1。输电的大规模发展可较大缓解煤炭运输压力,2015年、2020年向中东部地区输电折合电煤分别约为3.5亿吨、5.5亿吨。“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的形成,将从根本上转变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配置方式和“就地平衡”为主的电力发展模式。

来源:亮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