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进出杭州航区的船舶,不用每经过一个管理站就要停靠一次了。根据新的报港模式,船舶只要在经过的首个港航管理站所停靠报港后,可直接到码头装(卸)货,对于市境内运输的船舶,可以在出港签证时,同时办理下一航次的报港。当天,前提是这艘船需要安装一套GPS系统。
因为新的报港模式类似于车辆进出高速公路,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杭州交通港航部门将之形容为“全国首条水上高速公路”。
一艘从上海运货到富阳的船
可以少停靠5次
对于改革前后的差别,杭州港航管理局副局长杨挺理以一艘从上海运送煤炭到富阳,再到桐庐鹅卵石回上海的货船为例,做了详细说明。
根据之前的规定,这艘船进入杭州航区时,要在义桥所停靠报港,然后过三堡船闸停靠过闸,到富阳渔山所停靠,再到码头卸货,出来还要到渔山所停靠一次。到桐庐装货时,进出窄溪所停靠两次,然后到之江所办理出港签证,算下来要停靠7次。
实行新的模式后,这艘船进入杭州航区时,在义桥所停靠报港,之后一路直接开到码头卸货装货,回来在之江所办理出港签证,只要停靠两次。
给船户算一笔经济账
单船年节省油费7200元
全航区年最低可节约柴油768吨
杨挺理介绍,船舶到港报港签证是海事部门一项传统的管理手段,其目的是检查船舶安全及配备情况,查看船舶各类证件的有效性及规费缴纳和货物装运等情况。
对于此次改革给船户带来的好处,港航部门算了一笔账:
据统计,杭州日均船舶经流量为800艘次,经过对典型船舶常用135系列柴油机进行实船测试,船舶免停靠一次可节油5%—9%,节约柴油约8—12公斤。柴油机每燃烧1公斤柴油可产生3.1公斤二氧化碳,经数据测算,免停靠一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4.8——37.2公斤。以单船最低月航次2个(来回算一个航次)、每航次免停靠5次计,全航区一年节约柴油76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81吨。
同时,船舶每免停靠一次,可节省20-30分钟,节约的柴油以每公斤7.5元计,即可节约燃料费约60—90元。以单船最低月航次2个(来回算一个航次)、每航次免停靠5次计,一年就能节省2400分钟,节省油费7200元!
这可真不是一个小数目。
当然,船户需要支付GPS的费用,一个GPS费用是2400,目前这笔费用,政府部门对省内船舶补贴1200元,省外的补贴400元。今年GPS的维护费、流量费全面,以后每个月交30元。
杨挺理说,目前有在杭州航区运输的船舶,25%左右已经安装了GPS。
杭州港口吞吐量将进一步增大
运输成本低了,对老百姓也有好处
近年来,杭州水运得到较快发展,2009年全市港口吞吐量达7604万吨,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很多市民可能不知道,杭州近1/3的货物,是通过水路进出的——杭州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我们来算一本经济账:
1吨钢材,从苏北产地运到杭州,按照公路成本,至少需要100元,而水运,至少可以节约60%。如果是数千吨的货,公路运输还需要几十辆货车,算一算耗油量,以及造成的污染和公路养护费用,水运一下显出自己独到的优势。
而据市港航部门统计,2009年,从外地运送到杭州的物资达到3400多万吨,其中钢材的量的最大,有700多万吨,其他的物资包括煤炭、矿石、油品、粮食等等,其中,就煤炭的运输量而言,通过水运进来的占了60%左右。从杭州运到外地的物资有3300多万吨,主要是矿建材料,达到3278万吨。
正是如此,杭州非常重视内河建设,最新的《杭州港总体规划》中,更可见“杭州港”的野心:总投资81亿元(期限为2005年至2020年),打造全国内河“第一港”,成为杭州市、浙江省及长三角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的重要基础设施。
所以,杭州港口的吞吐量进一步增大,物流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其实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来源:杭州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