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蒙古煤炭大区地位的提升,“蒙煤”外运备受关注,京藏高速公路大堵车在2010年8月首次成为国内外媒体报道的热点。
其实,这并非京藏高速公路唯一的一次拥堵。有报道显示,从2009年11月起,大堵车便初露端倪了,堵在路上的车多数是来自内蒙古的运煤大货车,而且运煤车长龙连堵个把月是家常便饭,只不过在2010年显得尤为突出。
有人说,煤炭经济“大跃进”导致了京藏高速公路大堵车。
背景是这样的。2009年,内蒙古煤炭产量6.37亿吨,取代山西成为全国最大产煤省(自治区),原本依赖铁路运输的西部煤炭更加依赖公路。2010年上半年,内蒙古原煤产量依然增长强劲,外运煤炭3.37亿吨。
一直以来,内蒙古没有专门的煤运通道。由于铁路建设滞后,内蒙古绝大多数煤炭都是通过京藏高速公路和110国道运送出区的。外运煤炭数量激增使有限的公路运能受到挑战。
有数据表明,2009年下半年以来,内蒙古境内运煤车流量迅猛增长,最高单日车流量已超过8万辆次。110国道设计之初,每天的通车量为2.5万辆小轿车,而现在大货车的通车量是1.2万辆左右,折合成小车约5万辆。每天最少超出设计量60%。
内蒙古经济大发展自然是好事,但一味地依赖资源开采又能维持多久?资源过度开发会带来怎样的环境及社会问题?内蒙古会不会重复先污染、难治理的老路?
煤炭供应可以说是一个接力棒。上世纪80年代以前是东北领跑,然后依次是山西、内蒙古,未来则会由新疆接棒。
中医里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京藏高速公路“不通”折射出的是不是我国经济发展之痛呢?这样的痛是否还会传递到下一个接棒者呢?
媒体的报道引起了政府层面的重视。
下一步,京藏高速内蒙古段将扩建成6车道,110国道也要扩建。另外,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还要开辟新的铁路运输通道,同时大力推进较大规模的煤炭就地转化项目,缓解煤炭直接运输的压力。
在2010年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关于“十二五”建设综合运输体系与建设现代能源产业的建议获得通过。这项建议提出,重视内蒙古西部煤炭外运规划,将能源运输纳入综合考虑体系。也就是说,除了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输电也将归入能源运输范畴。
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有关举措说明,政府已经想好了解决问题的法子——交通建设固然可以缓解“煤荒”局面,但要根本解决煤炭运输紧张的问题,出路还是优化煤电布局,理顺煤电供应机制,转变煤炭利用方式。
来源:中国煤炭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