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1日)
主席先生、同事们、朋友们:
首先,我谨对“煤炭蒙古2013”国际会议的成功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
中蒙两国是友好近邻,具有传统友好关系,是得天独厚的合作伙伴。新形势下,两国经济结构高度互补的优势更加突出,发展互为重要机遇的大趋势日益突显,进一步加强合作对双方来说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蒙古煤炭行业发展迅速,在蒙古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中蒙合作来说,煤炭开发合作和煤炭贸易已成为最能体现双方经济互补优势,最具现实可行性和发展潜力的增长点。
展望未来,有几大趋势将对蒙古煤炭产业和中蒙煤炭领域合作发展前景产生关键影响,值得高度重视:
第一,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和较快速度增长,特别是城镇化进程将继续持续深入发展。去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八大,大会的报告提出两个百年的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中,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意味着未来8年里,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要保持在8%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化一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课题。近10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每年大约提高一个百分点。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工作目标。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超过60%。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方兴未艾,距离中等发达国家70%-80%的城镇化率,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镇化进程还将长期深入持续下去,这对于拉动内需,特别是拉动煤炭、钢铁需求作用巨大。据估算,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推动煤炭消费8000万吨,这将形成一个长期的、巨大的市场,为蒙古煤炭产业发展和中蒙煤炭领域合作的中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第二,中国将按照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继续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政策,致力于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这也是中方同蒙古发展关系,开展合作时始终不渝坚持的根本原则。去年中蒙贸易额达到66亿美元,其中蒙古对华出口近40亿美元,占蒙古出口总额的90%。两国贸易中蒙方顺差达13亿美元。回顾这几年蒙经济及中蒙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多年来保持了蒙古最重要的投资、贸易伙伴地位。过去三年累计为蒙提供了102亿美元的出口市场,34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其中,两国煤炭贸易占有重要位置,是蒙古对外出口和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在煤炭开发以及相关运输通道规划、建设等具体事务上,中方也一直坚持互利共赢原则,本着与蒙方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的目标,一直以来都在真诚地、不懈地作出努力,在推动双方合作的同时,也为蒙古煤炭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一过程中,中方高度重视蒙方利益和关切,愿意照顾蒙方感受,不强加于人,坚持友好协商处理各种问题。在未来的合作中,中方将继续坚持以上做法,对中蒙煤炭领域合作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政治基础和政策环境。相信对于蒙古煤炭产业发展也是高度利好的外部因素。
第三,中国在推进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高度重视调整能源结构,在保障能源供给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新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过去20多年来,中国节能减排事业一直走在世界前列。20多年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了58%,远高于发达国家35%的平均水平和全世界15%的平均水平。当前形势下,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国际上总的趋势。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将信守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同时,这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十八大报告中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同的高度,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一趋势,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国煤炭消费和煤炭进口产生深远影响。
第四,无论是全球、亚太还是中国国内煤炭市场,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竞争更为激烈。中国煤炭市场非常庞大,并且实现了完全市场化。受市场因素影响,中国煤炭进口增长得也很快。去年中国进口煤炭2.9亿吨,比2011年增加了1亿吨。其中,2012年蒙古对中国出口煤炭1940万吨,比2011年的2015万吨略有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主要煤炭出口国,如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对华煤炭出口增幅都比较大,分别增长了1/3至1倍不等。这主要源于这些能源大国看到了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能源需求增长的持续性与快速性,将能源出口重心向亚太地区和中国倾斜,主要目的就是占领市场。同时,美国页岩气革命和出台严格碳排放措施进一步推动美国煤炭生产商把目光更多投向亚太市场。2012年美国对华出口煤炭近1000万吨,且同比增幅达到100%。由于开采和海运价格低廉,美国煤炭中国到港价动力煤每吨50-60美元,焦煤每吨约80美元。进口廉价煤炭对中国市场冲击很大,国际市场因素对中国煤炭市场价格定价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的定价基准主要是根据几个主要港口的到岸价。同时,中国许多电厂,钢厂等用煤大户都是在沿海地区设置,这也进一步强化了港口到岸价的定价基准。从消费、运输、价格等多方因素看,毋庸置疑,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可预见的未来,蒙古煤炭主要出口市场在中国。但是同时,各方在中国煤炭消费市场上各有优势,竞争会日趋激烈,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是中蒙煤炭贸易合作必须要面对和考虑的问题。
基于这四大趋势,总的看,中蒙煤炭领域合作有潜力、有前景,同时也有挑战、有竞争。中方从地缘政治、外交和经济因素出发,希望同蒙古在各领域,包括煤炭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中方看待和开展这一合作不限于一时一事,而是致力于双方长期的共同发展繁荣。相信这有利于两国各自发展,特别是有助于蒙古的发展。
保持合作的稳定发展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从煤炭领域看,市场随时会出现一些变化,双方各自内部情况可能也会出现一些变化。作为有着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双方在共享合作发展红利的同时,也要风险共担、成本共担、责任共担,共同应对挑战。在这一过程中,相信双方的相互信任、合作的水平都能不断得到提高。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把中蒙煤炭领域合作保持好,发展好,还要着眼于提高竞争力。控制成本,保持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十分重要,这需要处理好开采、运输等各个环节。特别是运输环节,这既是中蒙煤炭领域合作的最重要的潜在优势,也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环节。去年会议发言时我曾提出,要建立中蒙间无缝衔接、低成本、高效率运输通道。随着形势变化,在这点上较一年前更加紧迫和重要。
最后,衷心希望中蒙双方着眼长远,着眼发展,把握机遇,顺应潮流,加快煤炭领域合作进程,服务两国发展,造福两国人民。特别是促进蒙古煤炭产业,帮助蒙古经济取得更快、更大的发展。
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