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煤炭市场 -> 市场分析 -> 国际煤炭市场 -> 蒙古煤炭

中铝深陷蒙古合同纠纷:已支付3.5亿美元预付款

2013/2/4 16:32:22       

 《中国企业报》记者日前联系蒙古国驻华大使馆时,该使馆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对此事并不清楚。但蒙古国驻中国大使登扎布·苏和巴托最近却表态:“蒙古无法接受之前同中铝的协议,已停止向中国出口煤炭,并呼吁另一家中国能源企业神华集团介入,以打破僵局。”

  中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志强2月1日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相信该合同纠纷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目前双方还在进行沟通。

  对于中铝在蒙古这样的欠发达国家投资遇到的尴尬,辽宁民企西洋集团感触颇深。该公司副总经理吴希胜2月3日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西洋集团在朝鲜投资,至今索赔无门。

  吴希胜认为,在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投资,中国企业需要更为慎重一些。

  合同纠纷:蒙方尚未提

  具体修改意见

  经过近1年的谈判,中铝和珍宝TT公司在2011年7月签订了“TT东区煤炭长期贸易协议”。据了解,双方对谈判的结果和达成的条款均表示满意,两国政府均对此协议进行了批准。

  但近日珍宝TT公司要求修改合同,对双方2011年7月签订的“TT东区煤炭长期贸易协议”进行重新谈判,并要求提高煤炭供应价格、减少供货量。

  程志强告诉记者:“截止到目前,对方并没有提出具体的修改方案,但双方仍处于沟通之中。”

  对于蒙方修改合同的要求,有业内人士称,这属于无理取闹。

  “我们要面对现实,冷静地去解决问题。”程志强告诉记者。

  在中铝已经支付了3.5亿美元预付款的情况下,按照协议,去年珍宝TT公司应供货300万至400万吨,而实际供货只有237万吨。

  在去年煤炭价格一路走低的情况下,中铝从未停止运煤。

  此外,为了该协议,1年来,中铝组建了管理团队和全中国范围内的销售团队;大规模投资形成了多式联运的长距离物流体系,包括车队、堆场、装运站、洗煤厂、港口设施等。

  中铝方面指出,实际上,蒙古运进来的煤并无价格优势。

  据了解,从中蒙边境运输到中国东部沿海(焦煤的主要消费区域)港口的公路、铁路运费、损耗、杂费等长距离物流成本,是澳洲至日本的海运费的数倍,每吨高达近100美元,加上洗选费用、增值税等因素,类似品质的澳洲焦煤如果倒推至中蒙边境的甘其毛都口岸,在2012年大多数时间里,甚至比蒙古煤进口到中国的价格低十几至几十美元。

  而根据目前的行情来看,炼焦煤进口价格已经升至每吨190美元左右,去除掉中间环节,价格和当时每吨70美元的定价差距不大。

  蒙古投资风险:随意性较大

  “到蒙古投资,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方在合作上随意性比较大,不按合同协议办事。另外蒙古的政策变化也比较频繁。”内蒙古一家贸易企业的老板李经理(化名)说。

  李经理曾经作为中间人安排过山东的一家企业和蒙古的一家矿企负责人见面。“在呼和浩特待了5天,蒙古企业方面的几个人就是喝酒,根本不谈合作事宜,山东的那家企业去蒙古投资最终也没了下文。”李经理说。

  新疆一家矿业企业2010年曾经到蒙古进行投资,也是通过中间人看上了一座矿山,在没有进行尽职调查的情况下,盲目相信中间人,进行了投资,到后期,双方发生了合作纠纷,这家新疆企业才发现,蒙方竟然擅自转让了中方的股权。

  “这在成熟的国家,这种情况是很难发生的。”李经理说。

  尽管如此,中国企业去蒙古投资的热情仍然很高。根据商务部的数据,在2003年的时候,中国对蒙古投资只有1.3亿美元,去年,中国对蒙古投资总额超过20亿美元,已连续多年成为蒙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

  漂亮数据的背后,蒙古国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李争荣曾公开表示,目前大约有5000家中资企业在蒙古有业务,有50家能获益就不错了。李争荣还认为,在中国周边国家中,蒙古投资环境是最差的,绝大部分中国企业在蒙古的投资无法获利。

  据记者了解,中色股份(18.37,0.14,0.77%)在蒙古投资开发的图木尔廷敖包锌矿属于比较成功的项目,或许可以为中国其他企业提供经验。

  很多中国企业前期调查不到位

  曾经在非洲试图投资铁矿的山东一家民企负责人刘先生曾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本来对项目还算满意,但是我当时留了一个心眼,向当地人打听了一下,发现还有3家中国企业也就这个项目进行着谈判,并且出价都比我高。”

  最后刘先生放弃了该项目的投资,最后刘先生得知,另外3家中国企业对该项目的报价比他高了1亿美元。

  而西洋集团尽管对项目进行了调查,但却栽在了政策等方面。

  朝鲜方面出具了由朝鲜对外投资协会出具的承诺书,承诺给西洋集团的政策30年不变。但投产一个多月后,情况突变。朝方要求对2006年双方签订的合同进行16处修改。

  西洋集团研究后发现,按照朝鲜方面的修改意见,西洋集团在朝鲜的投资将会变成赔钱的投资。经过很长时间的拉锯,西洋集团目前仍然讨债无门。先期2.4亿元的投资打了水漂。

  “就是赖着不给,现在都不理我们了。”吴希胜告诉记者。

  刘先生表示,从目前看,不少企业对项目的情况会做一番调查,但场外因素中国企业容易忽略,觉得项目有赚头,就着急进行投资,生怕对方反悔。

来源:中国企业家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