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煤化集团召开第三届科技创新表彰大会,拿出2000多万元奖励2011—2012年度优秀科技成果、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及个人,奖励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均创历届科技创新表彰会纪录。
近两年来,陕煤化集团把科技创新摆在决定集团未来发展的战略位置,采取打造科技创新大平台、投入科技创新大资金、建立科技创新大体制、实施科技创新大项目等有力举措,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企业尽快走上了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轨道,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过去两年,陕煤化集团先后与淮南矿业集团、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西安科技大学等多家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关系,主导建设了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机构。累计科技创新投入51.16亿元,实现科技创新产值271.65亿元、科技成果转化198.69亿元。共获得省部级奖项35项、申报专利177项、73项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更为喜庆的是,在前不久召开的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陕煤化集团《大倾角煤层综采综放工作面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煤矿井下随钻测控千米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2项科学技术成果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国家级科学技术大奖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陕煤化集团董事长华炜告诉记者,“技术进步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谁拥有了先进的技术,谁就占领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据了解,陕煤化集团将在“十二五”期间投入不少于120亿元的资金,整合各方资源,积聚内外人才,探索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煤转化技术,为实现打造中国一流安全节能环保能源化工企业愿景提供技术支撑。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