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两年,神华集团早先在青海省“抢占”下的可燃冰项目终于要进行勘探了。虽然前景看起来美好,不过可燃冰的开采技术有待完善,环保问题不容忽视,因此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仍需时日。
在近日举行的青海省矿产资源招商引资推介会上,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神华”)签订合约,计划投资6600万元用于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三露天可燃冰项目的勘探。
这是神华集团自2011年11月与青海省政府签订可燃冰开发合作协议后的最新进展。不过,中国神华投资者关系部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还不清楚公司在可燃冰领域发展的具体情况,也没有能公布的进一步研发计划。
在神华之前,2010年6月,中海油曾与青海省政府签署《资源合作战略框架协议》,两者组建工程研究中心,进行“可燃冰”勘查研究和试验。但之后关于可燃冰研发的消息很少被公开提及。
有能源研究机构的人士认为,中国面临的技术、环保难题是让企业在可燃冰研发、开采方面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同时又因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较长的研发周期,企业的积极性也受影响。
可燃冰又称为天然气水合物,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笼状结构的冰状结晶化合物。招商证券研究报告指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在常温常压下释放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及0.8立方米的淡水,是未来增长潜力较大的能源之一。
青海省是中国陆域“可燃冰”的发现地。2009年9月,国家地质调查局宣布,在中国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天峻县木里镇成功钻获可燃冰,这是中国首次在陆地钻获可燃冰。中国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带。有券商估算,可燃冰资源量超过84 万亿立方米。
今年3月份,日本海上可燃冰生产试验成功分离出甲烷气流,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在海上开采可燃冰资源。全球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可燃冰开采,招商证券研报显示,世界上有79 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藏,世界上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不过,可燃冰在中国起步较晚,还处于研究阶段。
来源:搜狐证券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