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煤炭市场 -> 消费地市场

山东省每年节能131万吨煤受益合同能源管理

2013/7/31 9:28:28       

        企业不花一分钱就能进行节能改造,还能坐享资源节约带来的收益,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式的幻想。在山东,以此为核心内容的合同能源管理已成为一整条产业链,每年可为全省节约131万吨标准煤。专家表示,山东是经济大省、能耗大省,拥有巨大的节能减排市场空间,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发展前景广阔。
  请来“能源管家”,节能不花钱还可获利
  改造前每小时30吨蒸汽白白排放,改造后看不到一点蒸汽排出的迹象。7月17日,记者在茌平信发华宇氧化铝公司氧化铝高压溶出车间看到,经过节能改造的3号生产线实现了蒸汽的零排放,这些变化在一年前是不敢想象的。
    据了解,氧化铝生产中产生的废蒸汽属低温低压蒸汽,含有复杂物质成分,具有低品位、易结垢等特点,容易造成节能环保装备的损坏,几乎是节能改造的“禁区”,国内外对这种废蒸汽的回收利用均无计可施。
    在巨额费用和技术难度面前,信发华宇的节能改造一拖再拖。直到去年山东荷能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针对信发华宇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氧化铝废蒸汽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对其产生的蒸汽余热实现了有效利用,年节能量达4.5万吨标准煤。
   “这项技术填补世界空白,已经申请了多个国家的专利。”荷能节能公司总经理马振北说,由于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项目的投入全部由荷能节能公司负责,信发华宇不用投入一分钱资金,5年后整套系统的装置及节能效益将全部归信发华宇所有。而项目投产后,荷能节能公司通过项目运行所节约的能源费用,就能收回投资并实现盈利。
  山东节能服务项目全国最多,年省标准煤百万吨
  相对传统的节能减排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是一次革命。节能服务公司为耗能企业量身定做改造方案,提供所需资金及全程技术支持,并从节能效益中回收投资、获得收益;耗能企业则好比免费获得了一只母鸡,只需一段时间内把部分鸡蛋让渡给节能服务企业,此后母鸡及其所产的鸡蛋全都归自己所有。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看重的,不仅是立竿见影的当下效益,更是长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去年在莱钢建设的余热发电项目现在开始显现效果了。”山东鲁信能源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冰告诉记者,这个总投资超过3亿元的大项目,年可提供高温高压蒸汽34万吨,节约标准煤达10万吨,为企业带来可观经济收益的同时,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当节能“有利可图”,合同能源管理在山东省的发展也随之步入快车道。“山东省是全国第一批进行合同能源管理的省份,现在仍走在全国前列。”省节能办资源节约处调研员梁振江介绍说,2011年来,山东省已实施节能服务项目453个,数量为全国最多。目前,全省已注册节能服务企业284家,并培育出高密蓝天、融世华、鲁信能源等一批较有实力的节能服务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全省每年实现节能131万吨标准煤。
    省节能办主任郑晓光表示,山东是经济大省、能耗大省,拥有巨大的节能减排市场空间,这为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基础。近年来,山东省也陆续推出了补贴、减免税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全省已有63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享受到国家及省一级财政补贴,总额超过4千万元。
    繁荣背后隐患仍存,融资不易缺乏管理是瓶颈
    节能服务企业多,完成节能项目多,山东省合同能源产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然而业内人士指出,影响产业发展的隐患仍存,融资难成为限制行业扩张的主要枷锁。
    梁振江表示,由于要承担节能改造的全部费用,节能服务企业开展的项目多了,就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必须依靠银行贷款。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合同能源管理是新兴业务,对这一行业了解普遍不深,实力雄厚的银行往往不愿涉足,节能服务企业只能求助于规模较小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这无形中增加了贷款难度。
    “对节能服务企业的减免优惠政策,也需要进一步落实细化。”张冰说,由于节能项目归属地各不相同,各地税务机关对税费减免等政策掌握的尺度不一,这给项目实施带来麻烦。
    节能服务企业的规模质量参差不齐,也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郑晓光称,目前山东省节能服务企业大多发展不够成熟,掌握的先进节能技术产品少,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形成的领军企业、品牌企业少。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少数企业为抢占市场,向用能单位承诺过高的技术和商业条件,却没有实力做到,对整个节能服务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两只手”合力助推行业发展
    “要实现合同能源管理的健康发展,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需要政府、耗能企业、节能服务企业、金融机构等诸多市场参与者通力协作。”面对如何破解合同能源发展中的问题,梁振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而这一集合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力量的平台,目前已经基本搭建完成——一个名为山东省能源环境管理中心的机构于近期成立。管理中心由企业出资,政府主导,为政府主管部门、节能参与企业及金融机构等整合资源,提供信息服务。“未来管理中心的身份将转变为全省能源环境交易所,向上对接省发改委、经信委及环保厅,向下面向省内所有节能服务企业,服务涉及节能、碳交易、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该中心执行副总裁李金杰告诉记者,目前由该中心牵头的行业交易规则已经制作完成,并已向上级主管部门报批,落实后将对规范山东省合同能源行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尽快完成节能服务企业的专业细分,也成为业内人士的普遍建议。由于耗能企业涉及的节能项目范围广、专业差别大,单个节能服务企业要完成所有的节能改造项目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张冰表示,节能服务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实现转型,为客户提供专业分工更加精细的服务,才能提升竞争力,成为行业领军者。

来源:大众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