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1月底,山东省济宁市已经连续7年杜绝了较大以上事故。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煤炭安全生产,济宁市出台煤炭安全生产三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到2016年前,建立安全奖励基金,全市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1以下,质量标准化达标率达到100%,一级质量标准化达标率达到90%。六大系统建设验收合格率100%。煤炭采煤机械化和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3%和95%以上,以及省属煤矿日常督导检查达到全面覆盖等。
现状:矿井多为“边、残、余”和“深、薄、难”。
目前,济宁市煤矿全部为井工矿井,地质条件复杂,灾害类型多,而且分布面广,矿井受水、火、瓦斯、煤尘、冲击地压“五大灾害”威胁严重,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受高地温、高地压、瓦斯涌出异常和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威胁越来越大,且防治困难。经过多年开采,部分老矿井产生条件呈现为“边、残、余”和“深、薄、难”。采场正在向浅部开采上限转移,向边界、断层煤柱转移等情况,采掘复杂,难度越来越大。
同时,济宁市煤矿监管相对滞后,管理机构不健全,煤矿专业执法人员缺乏,执法装备不足,安全监管力量薄弱。
应对:3年内,全市过半生产矿井实现数字化矿山建设。
记者了解到,为了做好全市煤矿安全生产三年行动计划,济宁市将重点开展科技兴安工程等12项工程应对。杜绝较大以上事故,有效减少零星事故,实现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到2016年,煤矿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等得到明显提高。
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推进煤矿现场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形成可靠的基层安全管理网络和科学的基础保障体系。到2016年,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达到90%,“双基”建设省级先进单位达标率达到90%。
开展科技兴安工程,加快推进煤矿机械化改造,逐步淘汰炮采,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工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程、安全监管体系工程和数字化矿山工程等。力争3年内,全市50%生产矿井实现数字化矿山建设。2016年年底前,依托济宁矿业集团建设1支矿山应急救护大队。同时,在全市辖区煤矿全面推进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建立全市煤矿职业危害数据库。
来源:东方圣城网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