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近日报道,由于持续的产能过剩,澳大利亚煤价已经降至4年来的最低水平。而由于此前澳洲煤企签订的货运合同大都为“必付合同”,为减少损失,多数煤企只得忍痛维持产量,同时降价售煤。整个澳洲煤炭业正备受产能过剩的折磨。
产能过剩拉低煤价
今年3月,澳大利亚资源和能源经济局(Bureau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Economics)发布季度报告称,今年澳动力煤出货量预计将上升3.7%,达到1.95亿吨。而瑞银集团4月9日的报告指出,今年全球动力煤交易需求将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9.87亿吨,同比去年虽然上升了7%,但今年的供应量也将上升4%,达到9.99亿吨,供应要比需求多出大约1200万吨。
产能过剩带来的“后果”就是价格下跌。根据煤炭交易平台globalCOAL的数据,今年3月,作为亚洲基准价的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现货价格,已经降至5年来的最低,为72.98美元/吨。Energy Publishing的数据则显示,除了动力煤价格下降,今年以来,澳洲焦煤的价格也已下降了16%,亚洲钢铁生产商今年一季度焦煤购买价格创历史新低。
各投行、业界机构纷纷调低了对今年煤价的预期。4月初,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将其对2014年澳洲煤炭价格的预期下调了9%;标准银行将其对纽卡斯尔港出口煤炭的价格下调了6.9%;瑞银集团将其预计价格下调了6%;高盛集团将其对动力煤的价格预期下调了7个百分点,而其对硬焦煤的价格预期则下调了8%。
摩根士丹利表示,按照上述价格水平,澳洲煤炭出口将无利可图。“对于动力煤而言,短期内没有明显的推高价格的因素。”瑞银悉尼分析师丹尼尔·摩根指出,“需求可能没什么大的波动,只是供应太多了。”
事实的确如此。4月中旬,力拓集团上调今年动力煤产量预期,从此前的1650万吨调高至1670万吨;必和必拓也将其对焦煤的产量预期从2500万吨调高至4350万吨。“产量不断上升,价格却没有上涨。”嘉能可超达(Glencore Xstrata)首席执行官伊万·格莱森伯格今年3月在一个电话会议上表示,“煤炭公司如今都度日如年。”
澳大利亚新西兰银行(ANZ)商品研究部主任马克·彼凡表示,:“市场目前并未出现好转迹象,好在情况应该也不会变得更糟。”
货运合同限制减产
澳大利亚资源和能源经济局表示,由于澳煤企此前签订的货运合同大都为“必付合同”,降低产能可能令企业亏损更多,因此多数煤企只好维持产量、低价售煤,这是造成澳煤炭业产能过剩局面迟迟得不到缓解的主要原因。
根据这种“必付合同”,澳洲煤炭企业即使不运煤,也要向港口和铁路支付交通费。目前煤价的暴跌,使得煤企要损失大约40%的运输费用。“企业现在需要权衡利弊,是去价格在5美元到10美元/吨的现货市场碰碰运气,将损失压缩到最低;还是完全停产,面对更大的损失。”ANZ的彼凡表示,“考虑到成本,澳大利亚的煤炭企业显然都不打算停产。”
澳大利亚最大的煤炭运输公司Aurizon Holdings(AZJ)指出,过去7年中,由于生产商试图增加对亚洲的供应,上述“必付合同”类型的货运协议为澳大利亚东海岸的港口和铁路发展至少提供了57亿美元的资金。昆士兰州的Wiggins岛出口设施,以及纽卡斯尔港1/3的出口终端都是这笔资金的受益者。
高盛分析师在今年3月公布的报告中指出,虽然长期的供应合同能够保证部分煤矿免受现货价格暴跌的影响,但也正是这种运输合同形式,令那些无利可图的煤炭企业难以削减产量。
但鉴于目前糟糕的市场状况,煤炭供应商也只好硬着头皮削减产能。嘉能可超达今年3月就停止其在澳大利亚Ravensworth煤矿的出产。总部位于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翰的Walter Energy公司4月下旬也表示,将停止其Wolverine煤矿的生产,并将暂停Brule项目直到今年7月。不过,上述两个项目均位于加拿大。
必和必拓煤炭业务总裁迪安·达拉瓦莱近日表示,价格下跌严重挤压了煤炭企业的利润空间。ANZ的数据指出,为平衡市场,澳大利亚需要削减大约1亿吨动力煤的生产,相当于其海运贸易总量的11%左右。高盛则表示,焦煤产量也需要削减大约700万吨,占海运贸易总量的2.4%左右。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