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煤炭市场 -> 期货金融 -> 宏观金融

5月票据融资大幅增加:表外融资移至表内?

2014/6/24 17:38:54       

在同业业务监管政策逐渐收紧以及银行风险偏好降低的情况下,今年5月票据融资规模同比环比均大幅增加。

今年5月,新增贷款8710亿元,高于业内普遍预测值,M2增速从4月的13.2%反弹至13.4%。其中新增票据融资1545亿元,为13个月以来单月最大增量,同比多增701亿元,环比多增685亿元,当月新增票据融资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重达17.7%。

表外融资移至表内?

申银万国证券分析认为,新增票据融资大幅回升是实体融资需求放缓的信号。

“贴现票据显著增加从侧面说明,在实体经济风险增大背景下融资需求逐步下降,同时银行自身风险偏好的下降,加大贴现票据对贷款的替代。从历史看,票据融资环比大幅回升时,企业融资需求下降,实体经济下滑压力较大。”申银万国研报指出。

虽然近两个月,央行已经两次实施定向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已达约2700亿元,但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中心总经理兼首席分析师李志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实体经济无法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宽松政策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各种“扰动”很可能都只是昙花一现,各市场仍将受制于经济的下行趋势。

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认为,票据融资强势增加,一方面是同业业务监管下表外融资逐步向表内转移,另一方面经济下行背景下,银行基于风险考虑对票据资产的配置偏好增加。

至于5月份的信贷数据,兴业证券分析认为,票据融资成为商业银行月末冲量的方式。贷款中唯一慰藉的是票据融资大幅上升,其中部分有受“127号文”限制票据资产回到贷款口径下的因素。票据融资这种低风险(较高比例存款保证金)、低资本占用的短平快的贷款投放方式,也是银行响应中央号召的合乎理性的“表态”方式。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因票据业务属表外放贷,监管层对此早有警惕,今年年初,就有股份制银行调整了票据直贴和转贴业务,部分银行甚至将票据的审批权上收到总行。

与传统授信贷款不同,票据贴现资金使用范围不同。持票人在票据贴现以后,完全拥有了资金的使用权,不会受到贴现银行和贴现公司的任何限制。而借款人在使用传统贷款时,则会受到贷款银行的审查和监督,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坏账风险。

“票据融资的增加也表明企业对短期资金需求增加。”一位银行业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

部分农商行票据贴现占比高达20%

虽然上市银行整体的票据贴现规模和利息收入在下滑,但在票据贴现业务策略上,部分农商行的选择则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不同。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末,16家上市银行票据贴现余额8086亿元,同比减少1259亿元,同比下降13.47%;16家上市银行票据业务利息收入合计为597亿元,同比减少195亿元,降幅24.58%。

其中,国有银行贴现余额5469亿元,同比减少1137亿元,同比下降17.21%,而2012年同期为同比增长41.17%;股份制银行贴现余额2485亿元,同比减少49亿元,同比下降1.93%,而2012年同期为同比增长16.35%;城市商业银行贴现余额131亿元,同比减少74亿元,同比下降35.95%,而2012年同期为同比增长38.46%。

例如,2013年,工行主动压缩了票据贴现规模以支持其他信贷业务,工行票据贴现减少357.53亿元,下降19.4%,票据贴现利息收入103.30亿元,下降28.7%。工行认为,主要是根据全行信贷投放进度,主动调整贴现规模以满足资产负债组合管理需要。

浦发银行年报也显示,2013年底,在该行贷款结构中,公司贷款占比75.80%,较期初下降0.61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占比22.29%,较期初上升2.27个百分点,票据贴现占比1.91%,较期初下降1.66个百分点。其中,票据贴现的总额从2012年的551亿元下降到2013年的337亿元。

而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部分农商行的票据贴现在全部贷款中占比较高,以北京农商银行为例,2013年票据贴现数额从2012年的350亿元增加至474亿元,增幅达到35%,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从17.27%增至20.1%,这一比重远超房地产和制造业,成为该行2013年贷款的最大去向。

上海农商行的票据贴现数额也从2012年的312亿元增至463亿元,涨幅48%,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从16.32%增至21.17%,同样超过制造业和房地产。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票据贴现操作简单,但往往是一种调节性的手段,银行还是应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上去,投到中小企业中去。”

例如,重庆农商银行2013年票据贴现15.0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7.48亿元,重庆农商行认为这主要是调整信贷结构,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需要。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