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煤炭市场 -> 期货金融 -> 宏观金融

京津冀将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 共建全国科创中心

2015/4/9 9:04:04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京津冀一体化将重点打造以首都北京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而创新将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据了解,即将下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对创新做出重点安排,并明确了三省市协同创新的具体分工。


  根据规划,到2017年,京津冀科技创新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率明显提升。到2020年,科技投入、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5%,区域形成分工明确、产业链与创新链高效连接的创新驱动。


  据上述人士介绍,此次京津冀协同的最终目标是,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例如,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探索新的管理运营模式,打造产学研结合的跨京津冀科技创新园区链;加快建设天津滨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试点力度,强化对周边区域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祝尔娟认为,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强调要突破行业、区域、国别界限,构建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全国乃至全球资源的“创新共同体”,以保持其科技创新的世界领先地位。如美国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要着力打造一个能够将全国各个创新主体系统连接起来的“美国创新共同体”,以促使该体系全面承担起美国研发竞争力提升的主要任务。


  欧盟为解决欧洲创新竞争力日益衰竭的问题,组建了“欧洲创新工学院”(EIT),首批启动了三个知识与创新共同体,包括气候变化与创新共同体、可持续能源知识与创新共同体、未来信息技术知识与创新共同体,提出要通过内生性发展、智能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把欧盟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知识型经济体。


  “京津冀也是如此。”祝尔娟表示,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的区域之一。


  但是京津冀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整体,与世界其他著名经济区及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产业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自身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而要实现协同发展,出路只有一条,就是通过协同创新来开辟发展新道路,开创发展新局面。区域协同创新是一种跨地区、跨组织、跨文化的复杂的合作创新活动,是涉及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多方面、多层次相互支持、联动创新的有机整体。”祝尔娟说。


  但值得注意的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选择已成为共识,但目前,三省市区域科技创新分工尚未形成,科技资源共享不足,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融合不充分,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尚未建立。


  为此,《规划》明确了三省市科技创新优先领域。北京方面,重点提升原始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打造技术创新总部基地,科技成果交易核心区、全球高端创新中心及创新人才聚集中心。天津方面,重点提高应用研究与工程化技术研发转化能力,打造产业创新中心、高水平现代化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区。河北方面,重点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和示范推广能力,建设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中心。重点产业技术研发基地,科技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试验区。


  对此,保定市已提前为京津冀创新铺路。日前,保定市市长马誉峰指出,要将保定打造成高端人才汇聚的创新之城。“创新创业是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是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让创新创业成为保定发展的主旋律。”天津市市长黄兴国也表示,天津发展要向更高水平迈进,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创新要效益、要活力、要动力。要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氛围,把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激发出来,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不竭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速创新发展,未来将推进三省市的技术市场一体化建设,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技术交易市场,完善信息共享、标准统一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与此同时,将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试点,拓展创新活动融资渠道。


  对于创新的重点领域,上述权威人士介绍,环保、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重点。包括大气污染治理、绿色交通、清洁能源、清洁生产、监测预警与管控等领域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集成应用。水污染方面,加快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展湖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技术攻关与示范应用,并加强传统产业生产技术、工艺流程、能源利用等方面技术应用。另外,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联合公关。(来源:经济参考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