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耗煤行业 -> 电力行业 -> 行业走势

中国电力消费的增长空间还有多大?

2015/11/12 9:52:14       

   “目前,我国电力装机处于阶段过剩和地区过剩,或者说是结构过剩阶段。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电能替代比重加大,预计‘十三五’期间将新增近4亿千瓦装机,电力消费仍有发展空间。”10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技能鉴定与教育培训中心主任薛静在首届中国电力教育论坛上作出如上表示。

   9月份,全国用电量呈现0.2%的负增长。薛静认为,其中主要问题是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化没衔接好,再加上气候影响等因素,西部地区基本上仍沿用投资增长拉动经济的传统模式,高耗能产能不能有效对接国内外终端产品消费市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造成产能过剩、产品库存积压,用电量增长受到抑制。青海、云南等省份用电增速呈负增长,河北、山西以钢铁、建材、煤炭为核心的骨干产业,用电量已经持续数月较大幅度下降,这都说明了我国电力消费正在经历经济转型的阵痛期。

   “全国电力消费还未到终级过剩阶段,随着经济转型达到预期目标,新型制造及其服务业、社会服务业以及电气化、信息化社会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电力消费还会有较大发展空间。这是电力与其他传统产业不同的特征。”薛静表示,电力消费发展的拉动因素主要是电能替代和清洁能源发展的需要。随着逐步完成重化工业阶段,能源增速低于电力增速是规律,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逐步提高。综合终端电力消费与节能发展趋势、能源油气替代和清洁能源发展轨迹,初步预测,“十三五”新增电力装机近4亿千瓦。

   一个国家人均用电量规模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衡量指标之一,尤其是在工业化时代。我国电力消费究竟拥有多大发展空间?薛静透露,2014年,我国人均用电量是4038千瓦时/人。据分析,到2020年,人均电力消费阶段值约在5200千瓦时/人左右,年均增速3.5%~4.3%,中国终极峰值有望达到7500~8000千瓦时/人。

   然而,完成这一任务还要做很多工作。薛静建议,清洁能源发展和相配套的分布式能源、储能和微电网、能源互联网发展是个长期的投资和回报过程,如何让它们在“十三五”时期与传统能源、大电网相融合,共同登上电力发展主战场,是本次电力体制改革、建设与完善电力市场的目标。

来源:中电新闻网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