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耗煤行业 -> 电力行业 -> 行业走势

2015 中国煤电逆势投资增长的后果分析

2015/11/24 9:52:35       

 

http://pic.wusuobuneng.com/2015/11/meitu_400266.jpg

http://pic.wusuobuneng.com/2015/11/14.png

2015年一月至九月获批燃煤电厂分布图

 

燃煤电厂在2015年的大举扩张是地方政府投资决策、金融体系、电力市场三方信息错位及沉疴痼疾所导致的投资泡沫。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根据已有数据进行统计,并分别按照健康影响、环境影响、投资收益对155个燃煤项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负面影响:

每年来自这155个燃煤电厂项目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中国现在总排放量的6% 。假设这些电厂的平均运行寿命达24年,那么这155个燃煤电厂在运行生命周期的总排放量相当于中国现在年度排放量的1.4倍。

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负面影响:

如果在同一时间段内比较155个燃煤电厂的烟尘排放量和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四个直辖市全部机动车的排放量,前者将超过后者。

从健康影响的角度来看,155个燃煤电厂每年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造成的空气污染将会导致中国大陆每年新增约6100例过早死亡病例,换言之,这些燃煤电厂在全生命周期的24年将会导致15万个过早死亡病例的发生。此外,每年还会增加约7600例儿童哮喘病例、9800例成人支气管炎病例,以及8100例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导致的住院病例。

对水资源匮乏地区的负面影响:

根据地域划分,155个燃煤电厂中有近一半的燃煤电厂修建在水资源极度匮乏地区,以及5%和6%的燃煤电厂分别修建在水资源匮乏和干旱地区。作为高耗水行业,在这些区域建成的燃煤电厂每年将消耗3.1至3.7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相当于500至600万城市居民的用水量。这必将加剧所在地城市居民、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水资源争夺。

对电力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负面影响:

 从投资收益来看,155个燃煤电厂涉及的资本投入约为4700亿元人民币,即700亿美元,其中60%的燃煤电厂由中国五大发电集团投资。目前用于新建燃煤电厂的资本支出在未来由于煤电发电量的持续下降将不会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因此,在新建燃煤电厂上的投资决策有可能会降低电力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不符。

 对中国能源转型的负面影响:

 更让我们担心的是,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更多的资金将会浪费在已注定淘汰的产业中,而不是助力中国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这与中国政府在国际上的努力背道而驰。

 为了解决目前快速增长的煤电泡沫,绿色和平呼吁中国政府: 

1、目前的火力发电已经过剩,仍有大规模的火电装机在排队等待审批,政府应立即禁止审批新的火电项目;

2、对于已批复的燃煤电厂,应根据各省未来发电量的合理增速,进行适度的建设,避免全面建设造成的浪费;
3、为避免对水资源的过度汲取,政府应加强对电厂和其他工业项目的水资源影响评价,并严格限制水资源紧缺地区的工业项目审批。
4、十三五计划中应加入到2020年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以解决燃煤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二氧化碳排放和其他环境影响。

 概述:煤电泡沫

 从中国政府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上看,对火电的投资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2.3% ,这些投资花费正在导致火力发电装机过剩。

从供给方来看,中国的火电(主要为燃煤电厂为主)在过去的12个月里已增长约60吉瓦 ,约相当于100个大型燃煤电厂机组;从需求方来看,煤电发电量同比减少了2%。而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的火电厂发电设备的平均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了265小时 ,这意味着煤电的装机利用率减少了8%。

根据中国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11月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煤电的发电量在未来的增长空间基本不存在——非化石能源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已让位于可再生能源。

回首过往四年的数据可能更易理清燃煤电厂项目决策之失。从全国范围的数据看,自2011年末至2015年9月,火电装机容量增长至少25%,约相当于190吉瓦和新建了300个大型燃煤电厂 。而实际上,2015年的火力发电量与2011年的水平并未有大幅增长。

因此,过去的四年中,实质上只是增加了相当于300个大型燃煤电厂的闲置装机。同时,中国的总发电量上涨了20%——其绝对值相当于澳大利亚电力消耗量的三倍,这意味着中国非化石能源的发电量在过去四年的增长量相当于总能源需求量的20%。

http://pic.wusuobuneng.com/2015/11/21.png

中国2015年的火力发电量将与2011年持平,而新燃煤电厂的逆势扩张将令火力发电装机量提升25%,最终会导致装机利用率的大幅衰减。

 
煤炭逆势投资背后隐形的手

要理解为何不断扩张的燃煤电厂能与不断恶化的装机过剩共存,首先要对中国目前的经济模式进行梳理。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拉动内需的经济方针,它允许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可以进行极高风险的投资而不必担心投资失利后的损失。同时,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还可以从国有银行轻易获取近零利率的贷款。此外,国有企业通常不需要向国家支付红利,所得收益可以直接再投资。

根据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信息,2013年国内资本形成率(投资率)已接近50% ,高于历史上任何主要经济体的投资比例和额度。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数字通常在20%左右 。

上述经济模式在近三十年中助力中国经济的腾飞,也将一亿多国民从贫困中拯救出来。然而,随着经济形势变好,这种经济模式愈发凸显“后发劣势”窘境。

2014年11月,来自中国国家发改委的学者曾在公开场合表示 ,2009年至2013年期间,中国政府每年进行的投资中有4.7万亿元至13.2万亿元的投资没有产生任何效益,在2013年,这种没有效益的投资达到了峰值即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13.2万亿元人民币。
 
持续扩张的燃煤电厂对气候会带来何种影响?

从电力行业角度来说,二十年前,燃煤电厂(或其他资本密集型发电设施)一般在建成后会全力运行40年或更久。即使建成之初有装机过剩的情况出现,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也会让原本过剩的装机容量逐渐使用起来。

然而,这明显已不适用于现在的中国。中国政府并不会由于过剩的火电装机容量而放弃在国际上承诺——到2020年达到15%非化石能源的目标。发电企业以及其投资方将直接承担投资损失。随着时间的前进,像煤炭行业、钢铁行业等一样,燃煤电厂也将逐渐走向没落。

尽管燃煤电厂的持续投资并不一定会导致更多的燃煤,但它却意味着大规模投资的浪费,以及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并加速经济增长上错失良机。另外,在目前电网弃光弃风 的背景下,煤电利用率不足会加剧煤电与各种可再生能源在电网内的竞争与冲突。

整理燃煤电厂的审批信息

绿色和平整理了2012年至2015年九月期间,国家环保部和省级环保厅的环评审批信息。根据来自政府部门的公开信息整理,在2015年1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国家环境保护部、各省级环境保护部门陆续公示了155个燃煤电厂项目的环评审批,其装机容量合计达123吉瓦。

http://pic.wusuobuneng.com/2015/11/3.pnghttp://pic.wusuobuneng.com/2015/11/41.pnghttp://pic.wusuobuneng.com/2015/11/5.png

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负面影响:

 

假设155个新建燃煤电厂将以2012年效率最高(即在产生同等电量的条件下排放最小)的电厂来运行,这些电厂将排放将近5.6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2014年中国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6%。根据推算,这些新建燃煤电厂的排放量接近于英国和北欧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总和。这是非常高的排放量。

 

省份    已批准的
            项目数量    总装机容量(兆瓦)    推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百万吨/年)
山西         24               21,310                                         102
新疆         13               16,512                                           76
内蒙古     12               11,960                                           57
山东         16               10,829                                           48
江苏         17                 8,724                                           39
江西          5                 7,345                        
                       32
陕西          8                 6,108                      
                         27
安徽          5                 5,940                       
                        27
湖北          6                 4,777                       
                        21
河南          3                 4,036                     
                          17
广东          2                 4,000                         
                      17
四川          3                 3,900                        
                       17
贵州          3                 3,300                         
                      14
辽宁          7                 2,824                        
                       13
河北          6                 2,225                         
                      10
福建          2                 2,036                      
                           9
青海          4                 1,432                      
                           7
宁夏          2                 1,400                      
                           7
重庆          1                 1,320                       
                          6
黑龙江      2                     750                      
                          4
吉林          1                     720                       
                         3
广西          1                     700                        
                        3
海南          8                     575                      
                          4
浙江          3                     238                       
                         1
湖南          1                          9                        
                       0
总计        155             122,969                       
                      559

 

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负面影响:

基于环评中的排放限值信息进行估算,155个燃煤电厂每年总计排放约9.6万吨二氧化硫、12.4万吨氮氧化物和2.9万吨颗粒物,相当于山西省太原市全部的工业排放,或者相当于日本全部的电厂排放 。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比上海全部的机动车排放高,而颗粒物排放更是高于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四个直辖市全部的机动车排放量 。 

http://pic.wusuobuneng.com/2015/11/6.png

绿色和平使用美国大气污染专家安德鲁?格雷 博士建立的大气污染分布模型以评估空气污染的健康影响。格雷博士对中国已在运行的298座电厂产生的空气污染和健康影响进行建模。格雷博士提供的数据模型可以用来模拟新建电厂的排放情形,同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的方法学,我们可以借此评估空气污染导致的健康风险

根据上述两个方法,在155个燃煤电厂建成后,每年将新增6100例过早死亡。在2011年至2014年已关停的燃煤电厂的平均运行时长为24年,将此数字假设为155个燃煤电厂的平均寿命,则这些电厂在其全生命周期仍将导致15万例的过早死亡病例——即便是几乎所有电厂都宣称它们将实现“超低排放”。

同时,这些排放也会额外增加7600例儿童哮喘病例、9800例成人支气管炎病例,以及8100例由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引起的住院病例。

155个新建燃煤电厂将增加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其中PM2.5增加最多的省份依次为新疆、山西、河北、河南和江苏,并且在其他省份也有局部重污染区域。

http://pic.wusuobuneng.com/2015/11/7.png

推算的由155个新建燃煤电厂导致的PM2.5浓度年度变化

由155座燃煤电厂导致的健康影响,每年新增过早死亡病例

过早死亡
脑卒中(中风)                    3,430
肺癌                                          590
慢性阻塞性肺病                       680 
缺血性心脏病                        1,390
总计                                       6,090
其他健康影响
哮喘发病率,儿童                7,600
哮喘发病率,成人                1,400
慢性支气管炎                        9,800
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住院    4,100
心血管疾病导致的住院        4,000

20个受影响最大的省份中过早死亡人数
省份    每年的过早死亡例数
河南                  600
河北                  560
山东                  550
新疆                  410
湖北                  360
江苏                  320
四川                  310
安徽                  300
山西                  290
湖南                  260
陕西                  210
甘肃                  210
广东                  210
辽宁                  190
江西                  150
贵州                  140
浙江                  130
内蒙古              120
北京                  110
重庆                  100

对水资源匮乏地区的负面影响:

 

155个新建燃煤电厂中,有49%的燃煤电厂计划建设在水资源极度紧缺的地区。同时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和干旱地区分别有5%和6%的燃煤电厂计划 。因此,值得注意的是,总共有60%的燃煤电厂将在中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兴建——而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正在受到威胁,并且已经存在的能源、农业和城市用水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通常认为,当人类活动采取超过40%的地表水资源时,已经说明存在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并且有可能显著地影响生态系统。而在这些计划兴建燃煤电厂的地区,人类正在攫取80%的淡水资源,这将导致极为严重的水资源紧缺现象。而许多地区目前正在使用不可再生的地下水资源来暂时掩盖用水需求和水源不平衡的冲突。然而,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降低,化石含水层也在逐渐枯竭。

总体上,在水资源紧缺和极度紧缺的地区计划兴建的燃煤电厂每年将至少消耗3.1至3.7亿立方米 的水资源,相当于是中国500至600万城市居民的用水量 ,也相当于是1700万至2000万人每年的用水需求 。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危机不仅仅会影响水资源使用者和生态系统,同时也会影响电厂的正常运行,而这种影响在干旱的季节将更加严重。

这些建设在水资源紧缺、极度紧缺和干旱地区的155个燃煤电厂将使用不同的冷却系统。其中57%将使用空气冷却系统、21%使用水冷技术、13%使用热电联产技术解决冷却问题。值得探讨的是,空气冷却技术并不是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万全方案:空气冷却技术仍需消耗水冷技术四分之一的水资源用于解决烟气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减排。 ,  同时,换用空气冷却技术也意味着在冷却设施上提高三倍的投入并导致机组的热效率平均降低5%至7%   ,最终提高了煤炭消耗、大气污染物排放和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在干旱地区经常出现的炎热天气通常会导致效率损失至少10%至15%——这些都说明高温环境下使用空气冷却技术非常不经济。

http://pic.wusuobuneng.com/2015/11/8.png

2015年审批通过及在批的燃煤电厂的地理分布;装机容量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尤其密集。

 
对电力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负面影响

基于环评报告中的投资花费数额,155个新建燃煤电厂总共的资本支出将达到约4700亿元人民币,约700亿美元,其中60%的燃煤电厂由中国五大发电集团投资。目前用于新建燃煤电厂的资本支出在未来由于煤电发电量的持续下降将不会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因此,在新建燃煤电厂上的投资决策有可能会降低电力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不符。

 

绿色和平的政策诉求

●    目前的火力发电已经过剩,仍有大规模的火电装机在排队等待审批,政府应立即禁止审批新的火电项目;
●    对于已批复的燃煤电厂,应根据各省未来发电量的合理增速,进行适度的建设,避免全面建设造成的浪费;
●    十三五计划中应加入到2020年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以解决燃煤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二氧化碳排放和其他环境影响。
●    为避免对水资源的过度汲取,政府应加强对电厂和其他工业项目的水资源影响评价,并严格限制水资源紧缺地区的工业项目审批。
 
————方法与数据部分————

 

数据收集

 

规划电厂基本信息摘自环保部或省环保厅环评审批公示。规划电厂项目根据审批状态被分为以下几类:
?    环评受理:环保部或环保厅受理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
?    环评拟审查:环保部或省环保厅发布项目拟审查公示
?    环评批复:项目获得环保部或省级环保厅环评审核批复
?    运行:项目已经正式完成调试投产

 
项目名称、装机、地点、煤炭类型、电厂类型的信息摘自环保部或省环保厅环评受理公示。项目所适用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冷却方式、供电煤耗率数据摘自从环保部或环保厅网站可获取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我们定期跟踪每个项目的最新行政审批状态,获得环评审批受理的项目,标记为环评受理。获得环评拟审查的项目相应标记为拟审查。获得最终环评审核批复的标记为审核。项目目前只获得发改委核准的标记为发改委核准。项目还处于环评公示阶段的,标记为环评公示。

 

燃煤电厂审批环节:

规划燃煤电厂项目首先需要获得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的项目核准。此后编制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水土保持、项目选址、水行政许可、污染物排放总量等相关行政许可。在完成这些前期工作后,项目的环评报告需进行公示,并向环保部申请审核。环保部在审核环评报告后会发布拟批准公示,如果项目环评符合要求,会给予环评审核批复,允许项目开始建设。

自2013年6月起 ,企业投资燃煤背压热电项目核准下放省级投资主管部门。 常规燃煤火电项目和热电项目核准及环评审批分别自2014年1月 、2014年11月 和2015年3月 下放到省能源局、发改委和环保厅。

在获得能源局、发改委核准后,通常需要1-2年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及编制环境影响报告。在项目环评获得环保部或环保厅受理后约一个月内(2015年平均用时30天),可以获取环评拟审批公示,此后约一周到两个月内(2015年平均用时19天)可获得最终环评审核结果。规划电厂项目完成各类审批大约需要1-3年,建设周期约在1-3年。 

排放量估算

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估算的关键数据取自绿色和平整理各个项目信息而成的数据库,包括发电装机量、电厂类型、发电煤耗率和电厂每年运行小时数。若信息在数据库中存在则使用数据库中数值,若不存在则参考发改委的准则值。

2012年中国电力联合会提供的每种电厂类型中效率最高的电厂的平均每年运行小时数被用作155个燃煤电厂项目建成后的每年运行小时数。 

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基于近期一篇科学研究中提供的中国各类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进行的估算。 

绿色和平亦从环评批复或环评报告中收集了各个电厂的排放限值,以估算每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烟道气体体积则是参考欧洲环境机构(EEA)的技术报告 ,通过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的计算。对于一部分电厂,由于无法获取其特殊排放限值信息,我们采用了审批文件和报告中的典型排放限值。

默认的供电耗煤率(克标准煤/千瓦时)和运行小时数,按照燃料类型和机组规模对传统发电厂分类:

机组类型                   煤炭                煤矸石        运行小时数
                            水冷    空冷      水冷    空冷    
<300兆瓦             325     343        325    343               4726
300-600兆瓦        310     327         310    327               5207
600-1000兆瓦      285     302         303    320               5312
≥1000兆瓦         282     299         303    320               5679

默认的排放限值(mg/Nm3)
机组规模         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        颗粒物
<300兆瓦            100                 100                30
≥300兆瓦            50                   35                  5

健康影响估算

绿色和平使用美国大气污染专家安德鲁?格雷博士建立的大气污染分布模型以评估大气污染物潜在的空气污染影响。格雷博士对中国298座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产生的空气质量和健康影响进行了建模。这些建模结果可以通过把新建电厂位置对应到距离最近的已建模的电厂上来模拟新建电厂的排放情形。

格雷博士使用CALPUFF大气污染分布模型以估算每个电厂在模型中排放PM2.5(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年均浓度。估算的PM2.5排放包括(1)直接排放PM2.5,(2)硫酸铵和(3)硝酸铵。 硫酸盐和硝酸盐是由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PM2.5。
通过CALPUFF建模系统内置的CALMET程序可获取相应的气象数据。CALMET程序可以生成一系列随时间变化的微观气象数据(每小时的三维温度场,每小时栅格化的稳定性级别,表面剪应力速度,混合层高度,莫宁奥布霍夫长度,对流速度尺度,大气密度,短波太阳辐射,表面相对湿度和温度,降水编码和降水率)以输入到CALPUFF模型之中。这些变量可以通过CALMET程序对地表观测数据、高空监测数据或MM5模型输出数据进行读取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共创造了三个气象数据集以录入CALMET程序,包括:

1、MM5数据,包含了使用TRC大气研究组提供的东亚地区每小时三维预测(MM5)模型;
2、地表观测数据,包含采集自在采样区内分布的491座地表监测站的每小时风速、风向、气温、气压、云高、云量、相对湿度和降水编码信息;
3、高空监测数据,包含采集自中国约100座探空观测站每日两次的探空资料(在不同高度测量的温度、气压、风速和风向)
 

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是取自美国航空航天局SEDAC网站(http://sedac.ciesin.columbia.edu/gpw)。这些数据是中国2010年中国每2.5’ x 2.5’ 经纬度栅格内的人口数量估计值(经向和纬向各覆盖约3至5公里)。利用CALPOST程序将模型反演的2915个排放源排放的PM2.5浓度对应CALPUFF栅格内,并进一步对应到每个2.5‘ x 2.5’ 栅格的人口密度。

由PM2.5导致的健康影响评估使用了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疾病负担(GBD)2010项目 结果中的暴露浓度反映关系和基线死亡数据。GBD2010是目前最新且最权威的关注中国以及全球PM2.5直接导致死亡的项目,并且已建立出一套新的风险模型以重点关注高浓度暴露下的模型适用性。总死亡数是四项病因别死亡数的总和,包括脑卒中(中风)、肺癌、缺血性心脏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这四项病因占中国全部死亡案例病因的45%。相比以往采用全部病因死亡率的方法,采用病因别分析可以更好地提供不同国家之间的可比性,并对由燃煤电厂排放PM2.5导致的死亡案例进行病因分解。

除过早死亡之外,其他健康影响结果采用了中国大气污染专家阚海东教授推荐的暴露浓度-反应关系 进行估算。

 

暴露浓度-反应关系

健康影响                                     污染物     年龄组    污染物浓度每升高
10 微克/立方米
儿童哮喘病                                     PM10    0-15              6.95%
成人哮喘病                                     PM10    16-         0.4% (0.0%–0.8%)
慢性支气管炎                                 PM10    全年龄    4.6% (1.5%–7.7%)
因呼吸系统疾病导致住院             PM10    全年龄    1.3% (0.1%–2.5%)
因心血管系统疾病导致住院         PM10    全年龄    0.95% (0.6%–1.3%)
内科门诊就诊                                 PM10    全年龄    0.34% (0.19%–0.49%)
儿科门诊就诊                                 PM10    全年龄    0.39% (0.14%–0.64%)

 

在健康影响评价中使用的基准健康数据。

对于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流行病学关系采用了发病率而不是每年新增案例数。
健康影响                           基线发病率    单位       资料来源
脑卒中死亡率                       0.14%        例/年    卫生部 2011
肺癌死亡率                           0.04%        例/年    卫生部 2011
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率       0.06%        例/年    卫生部 2011
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           0.08%        例/年    卫生部 2011


中国和全球的大气颗粒物和不良健康反应之间的暴露-反应关系
健康影响                                    基线发病率    单位       资料来源
儿童哮喘病                                    1.97%          例        Chen 2003
成人哮喘病                                    1.42%          例        To et al 2012
慢性支气管炎                                0.69%          例        卫生部 2011
因呼吸系统疾病导致住院            1.02%        例/年    卫生部 2011
因心血管系统疾病导致住院        1.37%        例/年    卫生部 2011
数据来源:文献 , , , 

 

水资源风险评价

 绿色和平使用世界水资源研究所的Aqueduct Water Risk Atlas 2.1工具软件 分析了审批通过的燃煤电厂水资源风险。该工具包含全球的地表淡水资源和全球水资源需求数据。这些数据被用于分析电厂在审批时所提供地理位置的基线水资源风险水平。水资源风险被分类为三种风险水平:水资源极高风险水平(48%)、水资源高风险水平(5%)和干燥或水资源低利用(7%)。同时,绿色和平也分析了在这些区域的电厂使用的各种冷却系统所占比例。

水资源消耗的估算是基于每个电厂提交的环境影响评价(EIA)报告中的信息。 每个电厂会按照环评信息中的机组规模数据和冷却系统类别被分配一定范围的水资源消耗因子。不同机组规模和冷却系统对应的水资源消耗因子是取自2015年四月启用的《电力行业(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中的数据。水资源消耗率的取值是根据第一类和第三类的引用值作为最低和最高水平。其中,第一类指国外先进的水资源消耗标准,第二类指中国先进的水资源消耗标准,第三类指中国基本的水资源消耗标准。消耗因子的取值可参见文后表格。
 
 
二级指标                                           单位     二级指标权重   I级基准值    II级基准值    III级基准值
*循环冷却机组单位发

电量耗水量     600兆瓦 级及以上     m?/(MW·h)       30           1.49              1.56              1.68
                        300
兆瓦级                   m?/(MW·h)                      1.55              1.63              1.71
   
                 <300兆瓦                       m?/(MW·h)                       1.70              1.78              1.85
*
直流冷却机组单位发

电量耗水量     600兆瓦级及以上       m?/(MW·h)                     0.29              0.31              0.33
                        300兆瓦级                   m?/(MW·h)                       0.30              0.32              0.34
   
                 <300兆瓦                       m?/(MW·h)                      0.36              0.39              0.41
*
空气冷却机组单位发

电量耗水量      600兆瓦级及以上      m?/(MW·h)                      0.31              0.34              0.37
    
                     300兆瓦级                  m?/(MW·h)                       0.32              0.35              0.38
  
                   <300兆瓦                      m?/(MW·h)                       0.39              0.41              0.45


按照中国电力联合会提供的电厂级别数据,取2012年各电厂类别中效率最高的机组的平均每年运行小时数作为分析排放量时电厂可能的年度运行小时数的缺省值。通过每年运行小时数和水资源消耗因子可以共同推导出每个电厂每年的水资源消耗量,并将这些信息与地区本身的水资源枯竭程度整合,得出各个地区的水资源消耗程度。

由于一部分燃煤电厂是在2015年四月之前获得批准许可,绿色和平使用了2001年启用的旧版准则 上的水资源消耗因子——同样是按照机组规模和冷却系统类型区分。水资源消耗因子值域的中点被用作煤电厂水资源消耗的缺省值。在这些旧版准则中的水资源消耗因子显著高于新版准则。具体的取值亦可以参加如下表格。

单机容量125MW及以上新建或扩建凝汽式电厂全厂发电水耗率指标,单位为 

供水系统                                             单机容量≥300MW             单机容量<300MW
采用淡水循环供水系统                  0.60~0.80(2.16~2.88)       0.70~0.90(2.52~3.24)
采用海水直流供水系统                  0.06~0.12 (0.216~0.432)       0.10~0.20 (0.36~0.72)
采用空冷机组                                 0.13~ 0.20(0.468~0.72)    0.15~0.30(0.54~1.08)
注:括号内数字系理论值,单位为 。

 

资本支出估算

 

为得出有代表性的估算结果,绿色和平从环评报告中采样获取了新建燃煤电厂的总资本支出(百万元/兆瓦),并将其作为同类型燃煤电厂的支出。取值见下表。 

煤炭类型            机组类型               发电容量    环评报告中资本支出(百万元/兆瓦)
煤矸石                区域热电联产         2×350                        4.58
煤矸石                常规燃煤电厂         2×660                        4.33
煤炭                    常规燃煤电厂        2×1000                       3.84
煤炭                    常规燃煤电厂        2×1000                       3.35
煤炭                    区域热电联产        2×350                         4.40
煤炭                    工业热电联产        2×350                         4.16
煤炭                    常规燃煤电厂        4×660                         3.14
煤炭                    常规燃煤电厂        2×660                         3.45

 

上述的总资本支出属于隔夜成本,不包括建设期间的利息和其他财政支出。

来源:绿色和平组织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