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煤矿安全

辽宁本溪煤矿火灾13人被困:入口藏在更衣间

2016/7/8 9:39:02       

市场行情

7月4日凌晨3时许,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彩北地区一个非法盗采的小煤矿发生火灾,造成13名矿工被困井下。截至记者发稿,救援仍在进行,被困矿工生死不明。记者连日来对事故追踪采访发现,在这座表面上已“彻底关闭”12年之久的矿井,黑心矿主竟然将入口藏于洗煤厂的浴室更衣间后,采出的原煤就地洗选,不留痕迹。重重掩护之下,长时间逃避监管非法盗采。

入口隐蔽犹如电影场景

记者采访了解到,事发煤矿原为溪湖区天意煤矿,2004年在国家的整治行动中关闭,井口被炸毁。当地安监人士表示,没想到有人会在封闭矿井上建一座洗煤厂,在里面疯狂盗采。

安监人员引导记者进入厂房、绕过洗煤池,来到里侧的职工浴室。更衣间内,一排木质衣柜已经拆除,露出高不足1米、宽2米多的口子。安监人员称,这就是事发煤矿的入口,平时矿工就是搬开木衣柜,从这里爬进煤矿的主巷道,下井采煤。如此隐蔽的掩护,犹如电影中的场景。

但是仅通过这么小的口子,如何将采掘的大量煤炭运出呢?5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现场,在洗煤厂里里外外走了好几圈,也没有破解疑虑。记者冒险钻入入口,在主巷道几经“侦查”,才发现秘密。

主巷道一头,卷扬机牵引着钢绳,将矿车从几百米深的斜井沿轨道提升上来。在矿车停靠点一侧,记者的探灯照到了一个卸煤仓,倾泻而下的原煤经一条隐藏皮带,运送到洗煤厂的进料皮带机上,直接进入破碎和洗选环节。刚挖出的原煤不用落地,在厂房内就洗成了精煤,做得真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

附近村民向记者反映,这个洗煤厂很奇怪,平时进煤少、出煤多。记者仔细辨认厂房外存放的大小十几堆煤炭发现,煤堆中只有两小堆块状原煤,其余都是颗粒状或是粉末状的精煤。

本溪市安监局局长郝赤军介绍,这两堆原煤是为了做做样子,应付检查的。表面看,原煤通过一座下沉式铁漏斗卸入厂房内的进料皮带机,而实际上皮带机运送的原煤来自黑煤窑。他指着铁漏斗上的黄色锈迹介绍:“要是正常生产,这里怎么会锈迹斑斑?”

只雇佣外地农民干活

据当地公安机关透露,涉事矿主名叫姜淑华,女,因涉嫌犯罪已被控制。记者了解到,为降低开采成本、逃避政府监管,矿主可谓煞费苦心,甚至不惜以安全生产的“零”设防作为代价。

郝赤军介绍,正常矿井应该至少有两个井口,一个进出矿工、一个运输煤炭,与此同时一个进风、一个出风,这是保障矿井安全的基本需要。而事发煤窑仅有一个井口,不仅人、货混行,而且内部通风系统紊乱,“像这样的矿井,不出事才怪”。

据救援人员初步判断,火灾由井下400米处一台风压机着火引发。而这台风压机为本该淘汰的划片式品种,早在5年前,这种产品就因极易引起火灾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

附近村民介绍,姜淑华基本不使用当地打工者,而是雇请几十、数百公里外的本溪县、丹东市农民来这里干活。平时洗煤厂被保安层层把守,村民很难靠近。

火灾事故发生后,姜淑华为避免自己的盗采行为被发现,竟一再拖延报案时间,致使救援工作至少被耽误了8个小时之久。

安监人士分析,姜淑华在这个运输不便、水源缺乏的山沟里开洗煤厂并不划算,以洗煤厂作掩护开采关闭矿井,才是其真实目的。记者采访多名矿工家属,从他们口中描述的被困矿工工作时长推算,这个矿井已非法生产了多年。

(来源:新华社  编辑:崔亚 审校:骆庆生)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