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煤电谈判再次吸引各方眼球,作为缓解煤电矛盾的长协再次成为主角。12月5日,2019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召开,11家煤炭企业与19家用户企业签订了煤炭中长期合同。另据报道,近日,中煤集团与7家发电企业签订长达5年的中长期煤炭供需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五年供应1.8亿吨煤炭。
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称,及早签订数量相对固定、价格机制明确的中长期合同,鼓励支持更多签订2年及以上量价齐全的中长期合同。
在缓解煤电矛盾的过程中,煤电长协因灵活性被更多的使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信息部主任薛静表示,最近两年煤炭供应偏紧,煤炭日子比较好过,接下来也存在供应偏松的可能性,中长期协议利用更长的时间来稳定煤电双方。
作为大型煤企,中煤以身作则,将煤电中长期协议期限拉长至5年。
上述报道指出,中煤集团近日与浙能集团、粤电集团、江苏国信集团、利港电力、鄂州发电、深圳能源和绿地能源等7家发电企业签署五年中长期煤炭供需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中煤集团将在2019至2023年间,向上述7家重点用户供应煤炭1.8亿吨。其中下水煤长协价格以535元每吨为基准按月调整。
而在11月16日,中煤集团已经与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华润电力、国投电力等6家电力央企签订中长期煤炭供需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煤集团将在2019至2023年间,向上述6家电力企业供应煤炭5亿多吨。
对此,易煤资讯研究院总监张飞龙表示:“中长期合同的主要目的无非就是保供、稳价。”
上述《通知》也指出,在今年电煤需求大幅增加,市场煤价出现波动的形势下,中长期合同对稳定供需关系和煤炭价格发挥了重要的“压舱石”作用,并得到了产运需企业和社会各方的高度认可。
《通知》还进一步要求,中央和各省区市及其他规模以上煤炭、发电企业集团签订的中长期合同数量,应达到自有资源量或采购量的75%以上,且不能低于上年水平。
“但就目前而言,煤电之间的产业结构还是不对称的,长协在电力企业的消费占比里并没有达到所谓的75%,一些沿海电厂综合占比应该在40%左右,这里面还有一半是月度长协。”张飞龙表示。
此外,据媒体公开报道,神华下调了12月的长协价格,其中5500大卡月度长协价为631元/吨,环比下降10元/吨,年度长协价为555元/吨,环比下降2元/吨。与此同时,进入12月,动力煤价格上涨乏力,最新一期(11月28日至12月4日)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71元/吨,环比持平。
东兴证券分析师郑闵钢分析:“近期港口煤价反弹一方面受高价成本的支撑,贸易商挺价意识增强,另一方面因进口煤限制政策严格执行,导致下游用户开始转向国内市场;虽然高价煤询货有所增加,但实际成交寥寥,市场均已观望为主;下游方面,各环节库存高企,采购受限;近期受冷空气频繁活动影响,气温下降,沿海六大电日耗持续回升至56万吨左右,但库存再创新高,达1787万吨,可用天数始终维持在30天以上。”
“下游电厂有意放缓采购节奏,打压煤价,为双方中长期价格谈判增加筹码。”郑闵钢说。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嘉琨在煤炭交易会上表示,认真做好2019年的煤炭交易和产运需衔接工作,促进煤炭供需高质量动态平衡、保障全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坚持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构建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梁嘉琨说。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