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华电曹妃甸港煤码头开始试运行,到今年年底,环渤海九大港口合计堆存能力将增至3900万吨。按照新投产煤码头三年能够达产计算,2021年,环渤海港口装船能力将跃升至8.49亿吨。环渤海港口煤炭堆存能力的增加,吞吐能力增强,有利于我国“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保持畅通,对于加快煤炭周转,缓解煤炭运输紧张压力,满足国民经济用煤需求发挥重要作用。
1.经济发展拉动,煤炭需求增加。
我国处于工业化后期,城镇化快速推进期,国民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期;随着国家电气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几年,南方煤炭需求处于逐年增加的态势。蒙华铁路的开通,主要为满足华中地区用煤需求,而瓦日线为炼焦煤下水通道,我国华东、华南和长江下游地区煤炭供应仍主要依赖环渤海港口;因此,相应增加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能和堆存能力也在情理之中。
2.与大秦线、朔黄线配套。
大秦线运煤4.5亿吨,约有5000万吨流向沿线电厂,剩下的有3.3亿吨流向秦皇岛港和京唐三港;此外,还有0.7亿吨煤炭流向曹妃甸四港。而蒙冀线未来运量将达到2亿吨,全部流向曹妃甸港;为与2亿吨能力的蒙冀线相配套,同时,还要做好接卸部分大秦线车流做准备,曹妃甸四港(含华电曹妃甸港煤码头)合计装船能力达到2.5亿吨,堆存能力增至1640万吨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秦皇岛和曹妃甸、京唐港合计存煤能力达3300万吨以外,朔黄铁路配套港口黄骅港堆存能力350万吨。此外,朔黄-黄万线下水港口:天津神华煤码头堆存能力144万吨;两个朔黄线对应港口合计堆存能力494万吨。无铁路专线支持的天津老港还有一定存煤能力。
3.发挥煤炭蓄水池作用,确保用煤需求。
环渤海港口堆存能力增加,能够进一步适应煤炭市场供求变化,缓解煤矿和铁路突击发运带来的压力。春季是一年中典型的平淡期,民用电负荷下降,煤炭市场需求转淡;这时,环渤海港口广阔的堆存能力就派上用场了,能够实现淡季多存煤,缓解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压力;同时,避免铁路压车。
在大风、寒潮等恶劣天气,海事部门封航的情况下,环渤海港口强大的堆存能力可以多存煤;等到天气晴好时,再加快发运,释放场地存煤。避免多年前,因为场地狭小、堆存能力弱,环渤海港口出现的“一堆就满,一装就空”,铁路压车、港口压船的现象。
4.满足上游煤炭发运,平抑煤炭价格。
环渤海港口吞吐能力提高,堆存能力增加,既方便了山西、内蒙古等地煤炭畅通外运,也满足了下游用煤需求。此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更好的贯彻、落实发改委关于稳定煤炭价格的要求,避免煤价过快上涨,确保煤炭价格处于绿色区间。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