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煤炭企业建立算法模型,提高精煤回收率;新一代电网调度技术能实现潜在风险预警,并自动生成故障处置预案……随着算力水平提升,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快,行业整体能效、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点评】
当前,能源行业面临保障安全可靠供应、加快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等重大战略任务。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是必然选择。
构筑能源系统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应用体系,培育新模式新业态,都需要更强的算力支撑。比如,随着电力需求持续增长、尖峰负荷特征日益凸显,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新的挑战。以电力算力深度融合为技术路径的智能电网,可以实现源网荷互动、多能协同互补及用能需求智能调控。一些地方建设“虚拟电厂”,将分布式电源、电力用户、储能、电动汽车等碎片化资源聚合,进行协调优化,既提高电网运行灵活性,也保障系统稳定性。在一些省份,这些碎片化资源可以在30秒内完成调度,响应能力基本接近实体电厂。在全球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当下,加快建设能源算力应用中心,更好支撑能源智能生产调度体系,才能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
能源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深挖数据资源“富矿”,可实现碳排放计量、绿电交易等多样化增值服务。在浙江,电网企业打造的“电能碳一张图”数字化应用,实现了从电厂到用户层层追踪碳排放,为电力降碳的测算分析、决策优化等提供支持。一些地方利用数字技术,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与新型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能楼宇等用能场景深度耦合,提升了服务的绿色低碳效益。合理配置优质算力资源,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能源行业全链条和各环节的应用,不仅能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还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数字经济时代,能源和算力正形成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新态势。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算力产业将消耗更多能源。发展壮大算力产业,要与清洁能源协同布局。在新能源丰富的地方,部署相应的算力基础设施,既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也能推动算力产业绿色发展,进一步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持续优化算力资源布局,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就能做好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这篇大文章,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