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电力披露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09.99亿元,同比下降7.02%;归母净利润56.09亿元,同比增长104.41%;基本每股收益0.314元,同比增加103.9%。
年报表示,由于燃料成本及财务费用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显著提高。
国电电力是国家能源集团常规能源发电业务的整合平台,主营电力、热力的生产及销售,资产遍及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火电机组主要聚焦沿江、沿海、沿线及电力负荷中心、特高压外送源头、一体化优势区域。煤电机组清洁高效,6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69台,占煤电装机容量的70.46%,10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20台,占煤电装机容量的28%。2023年,国电电力多项经营指标均呈现出较好水平。
根据年报,2023年国电电力的营业收入构成为:火力发电行业占比84.87%,水力发电行业占比6.58%,新能源发电行业占比5.92%,煤炭销售行业占比0.8%,科技环保行业占比0.75%。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3年末,公司控股装机容量10557.97万千瓦,较2022年增加819.87万千瓦,其中火电控股装机容量增加95.90万千瓦,主要由于上海庙公司投产100万千瓦、邯郸东郊热电退城进园项目新增50.40万千瓦、大同第二发电厂关停60万千瓦火电机组;新能源控股装机增加724.57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其中风电增加183.4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增加541.17万千瓦。
截至2023年末,公司权益装机容量5876.98万千瓦,其中火电3255.29万千瓦,占比55.39%;水电1159.83万千瓦,占比19.74%;风电798.90万千瓦,占比13.59%;太阳能光伏662.95万千瓦,占比11.28%;风电、光伏、水电等非化石能源权益装机合计2621.68万千瓦,占比44.61%。
同时,公司新能源发电量显著增加。2023年,公司风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188.54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82.14亿千瓦时,较上年分别增长13.10%和12.54%。火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3729.26亿千瓦时,上网电量3512.16亿千瓦时,较上年分别下降3.97%和4.17%;水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550.97亿千瓦时,上网电量546.60亿千瓦时,较上年分别下降1.79%和1.82%;风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188.54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82.14亿千瓦时,较上年分别增长13.10%和12.54%;光伏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57.6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57.48亿千瓦时,较上年分别增长155.74%和163.38%。
2023年,公司深入研究电力市场机制,做好电力营销增效,平均上网电价437.78元/兆瓦时,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3967.08亿千瓦时,占上网电量的92.29%。市场化电量电价溢价62.63元/兆瓦时,较上年改善0.84元/兆瓦时,煤机电价较基准价上浮20.66%。
2023年,受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加及水电发电量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完成4511小时,较去年下降145小时,其中:火电完成5163小时,水电完成3685小时,风电完成2296小时,光伏完成1161小时。供热量完成1.91亿吉焦,同比增长4.53%。
煤电成本方面,2023年煤炭产能持续释放,煤炭供需形势持续向宽松方向转变,公司深入挖潜增效,加大燃料成本管控,通过开展内部调剂等措施节约燃料成本。全年共采购原煤1.84亿吨,其中长协煤总量1.74亿吨,占比94%,入炉标煤量1.13亿吨,入炉标煤单价934.96元/吨,同比下降43.82元/吨,降幅4.48%。
此外,2023年,公司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推进现役煤电机组实施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调峰能力、供热能力不断提升,多台机组实现20%负荷深调能力;持续推进综合能源转型,大力开拓综合能源市场,非煤非电收入显著增加。公司火力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为294.19克/千瓦时,较上年下降0.89克/千瓦时。发电厂用电率为3.96%。
2024年国电电力计划获取新能源资源超过1400万千瓦,核准1200万千瓦,开工830万千瓦,投产860万千瓦。做强煤电扩能提效,深入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增加调峰能力、供热能力,更多机组实现20%负荷深调水平;推进综合能源转型,不断拓展“煤电+”开发场景,全力推动煤电扩围增效,提高综合能源收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