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能源领域正经历着新的变革,新能源的异军突起,人工智能背后的算力相关行业也在蓬勃发展,给部分能源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作为东北地区电力龙头,吉电股份借助行业东风,正在加速新能源电力建设,迈向一流清洁能源企业。
近日,吉电股份发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吉电股份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下降3.42%、5.21%,但净利润均实现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34.66%、22.94%。
对此,吉电股份表示,公司强化存量资产的效能提升,同时推动增量创造价值,新能源领域利润贡献进一步提升。
本网梳理发现,自2014年以来,吉电股份积极布局新能源电力,新能源装机比例持续扩大,已超过75%。2023年,公司光伏、风电产品营收分别为39.31亿元、29.7亿元,营收占比27.22%、20.56%。风电产品毛利率在公司各项产品中最高,达到50.32%。
事实上早在2008年,公司就成功开拓风电项目,而后又落子光伏,开启了向清洁能源平台转型之路。
年报数据显示,目前吉电股份已在全国范围建立东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北五个新能源平台公司和三个新能源生产运营中心,发展项目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2023年末,吉电股份清洁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012.12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75.41%,较上年同期增长11.66%,清洁能源装机规模逐年攀升。
官网资料显示,吉电股份成立于1993年,由原吉林省能源交通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2002年9月公司登陆深交所,2005年7月国电投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也是国电投在东北区域唯一的以电力、热力投资和生产运营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作为东北地区电力龙头,2002年上市之初,吉电股份净利润为1.03亿元,此后,业绩表现并不稳定。2003年至2012年间,除了2009年的净利润达到1.53亿元,其他年度公司净利润均不到亿元,其中,2005年、2008年、2012年分别亏损1.28亿元、3.81亿元、4.48亿元。2013年至2017年,公司净利润依旧处于波动中。
直到2018年吉电股份的经营业绩才开始好转。数据显示,2018—2022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3.01亿元、84.54亿元、100.60亿元、132.54亿元、149.55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15亿元、1.48亿元、4.78亿元、5.00亿元、6.72亿元。
近日,吉电股份发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43亿元,同比降低3.42%,实现净利润9.08亿元,同比增长34.66%;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8.15亿元,同比降低5.21%,实现净利润6.19亿元,同比增长22.94%。
对于减收增利,吉电股份归因于公司开展存量提质增效,强化存量资产的效能提升,增加辅助服务收益,控降燃料成本,优化存量贷款利率,提升盈利能力。同时,公司推动增量创造价值,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新能源领域利润贡献进一步提升。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公司发电总装机容量1342.12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1012.12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75.41%,项目已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形成东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北5个区域新能源基地;煤电装机330万千瓦,占比24.59%。
可以看出,在发展新能源的同时,吉电股份的火电业务并未与之割裂,而是存在高度互补效应。德邦证券研报分析指出,吉电股份火电机组均已进行灵活性改造,具备深度调峰能力,可助力风电、光伏进行消纳。
从业务分布来看,2023年,吉电股份煤电产品营收48.38亿元,占比33.5%;光伏产品营收39.31亿元,占比27.22%;风电产品营收29.7亿元,占比20.56%。虽然风电产品占比不算高,但其毛利率却在公司各项产品中最高,达到50.32%。
4月29日晚间,吉电股份发布公告,为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孙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吉电(潍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山东潍坊风光储多能互补试点项目首批二期250兆瓦风电项目,该项目工程动态投资21.84亿元,投资回收期(税后)为10.52年。
就在同日,吉电股份又公告,公司定增获批,被核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超过8.37亿新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5.39亿元。
根据公司规划,募资主要用于投资建设氢能及新能源项目,包括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3.2万吨/年制绿氢、18万吨/年制绿氨)、白城绿电园区配套风电一期项目(100兆瓦)、吉林扶余五期风电项目(100兆瓦)、吉林长岭风电项目(100兆瓦)、南宁邕宁光伏项目(300兆瓦)。
与此同时,吉电股份还在氢能领域进行了超前布局。2018年,公司年报明确提出“积极开发智慧能源、氢能、储能等新业态”,并陆续投资开发了白城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项目、长春中韩示范区“光伏+PEM电解制氢+加氢光伏+PEM电解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等,如今均已投运。2023年,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全面开工,预计总投资59.60亿元,一期项目将于2024年投产,建成后可年产绿氢3.20万吨、绿氨18万吨,是全国首个、规模最大的绿氨项目;大安、梨树风光制绿氢生物质耦合绿色甲醇等5个项目获得236万千瓦建设指标,再次开启行业先河;江苏盐城大丰绿氢一体化、等项目开发加速推进。
有券商报告预计,2030年公司将年产200万吨以上氢基燃料。未来3至5年内,随着全球碳中和的加速推进,氢基绿色能源对传统燃料的替代需求将快速爆发,氢基绿色能源的规模化生产将具备良好的经济性。氢能业务有望成为吉电股份新的业绩增长引擎。
此外,吉电股份同样高度重视综合智慧能源研究与探索,积极开发能源数字化、智慧能源应用场景方案、虚拟电厂等技术。
根据2023年年报,当前吉电股份主要业务涉及新能源、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储能及火电、供热、生物质能、电站服务等领域。对于未来,吉电股份则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内一流清洁能源企业”,“到2035年成为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