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科研团队开展的“新街台格庙矿区煤-气资源协同开采理论与技术评价”课题近日顺利完成验收。这意味着,该科研团队在我国首次深入煤炭与天然气协同开发“无人区”,填补了国内整装煤田煤炭与天然气协同开采领域的空白。
鄂尔多斯盆地储存着丰富的矿藏资源,是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和全国重要的能源和新型化工基地。地处其中的新街台格庙矿区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上下叠置的典型代表。
“在新街台格庙矿区,天然气井和管线星罗棋布,压覆了大量煤炭资源,对煤炭开采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同样,煤炭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导致天然气钻井困难、开发受限,煤矿采掘扰动影响现有天然气井及地面设施设备安全。”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智慧矿山院院长辛德林介绍,因矿权重叠,多资源协调开发机制不健全,缺乏顶层规划和协调机制,且单一矿种开采技术不适用于两种或多种资源开发等诸多因素,天然气与煤炭资源协同开采存在协调难度大、开采成本高、资源浪费多、安全隐患大等诸多问题,国内外尚未深度开展相关研究。
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科研团队历经2年科技攻关,为煤炭与天然气的协同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技术方法和专项方案。
天然气开发走廊井组部署示意图
科研团队从综合确保两种资源高采出率的全新视角出发,统筹构建了煤-气协同安全开发的顶层规划。与煤炭大规模采掘煤层不同,天然气开发依赖于部署开发井组回收地层中的气体。课题小组提出,将天然气井口及管线在地面集中规划成条带状,实现煤炭与天然气协同开发,并称之为“天然气开发走廊”。
课题小组深入现场,分析了不同天然气开发井型下的剖面空间关系,构建了可满足煤-气重叠区整体开发要求的天然气开发走廊体系。根据走廊体系,针对台格庙整装矿区,课题小组提出“四定”模式,即开发模式设定、走廊位置选定、走廊尺寸确定、开发时序设定,并由此构建了协同开发方案。
在天然气和煤炭的协同开采中还存在大量的工程技术难题。例如,常规的天然气井封堵工艺完备成熟,但是并不能满足两种资源协调开采时安全生产的要求。“如果天然气井导通煤矿开采层上下的承压含水层,或者是导通了天然气储层,那么煤矿将面临重大安全事故。”课题小组成员赵强解释道。
针对上述难题,课题小组通过调研走访、理论研究、大量计算,提出了“五段封堵、三层阻隔、查固补注、分段用材、层层质检”的天然气废弃井立体全井段封堵体系,并开展了工业试验。在该封堵体系的保障下,课题小组分析了巷道、探巷、工作面过废弃井的适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据介绍,相关研究成果为能源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也为能源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