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全国1/6的煤炭探明储存量,鄂尔多斯是名副其实的“煤都”。近日,记者走进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一体化项目,从这一样本近距离观察鄂尔多斯煤炭产业转型。
鄂尔多斯富于煤、兴于煤。鄂尔多斯始终牢记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的使命,在资源型产业成长期,着眼未来、主动求变,跨周期谋划产业转型,以能源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转型。
走进位于乌审旗图克工业园区的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一体化项目,映入眼帘的就是该项目布局的从原料煤,到煤气化,再到甲醇合成,最后到聚乙烯、聚丙烯等产品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链。
在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一体化项目这里,可以清晰看到煤炭由“黑”变“白”的过程,煤炭不再仅仅是燃料,而是变成了一堆白色塑料颗粒、一瓶透明液体……在鄂尔多斯,通过现代煤化工产业,一块煤完成了到“一束丝、一匹布”的华丽转身。
煤化工产业的减碳变绿,是行业目前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鄂尔多斯作为全国四个现代煤化工示范区之一,承担起探索之责。
绿氢被行业视为助力煤化工产业深度脱碳的利器。2023年2月,彼时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风光融合绿氢示范项目正式开工,就近用于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降碳减碳。该项目利用鄂尔多斯地区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电直接制绿氢,年制绿氢3万吨、绿氧24万吨。
记者了解到,绿氢的引入,目前帮助鄂尔多斯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一体化项目每年碳减排70万吨,相当于其每年总碳排量的1/20。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