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之钧:碳中和与能源转型

2024/7/23 20:55:13       

  7月22日上午,2024年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在鄂尔多斯市举办。“能源发展高峰论坛”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院长金之钧教授以《碳中和与能源转型》为题作主旨演讲。内容围绕碳中和提出的相关背景和实现的基本路径以及能源转型的趋势和相关技术的识别两方面内容展开,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基本判断与建议。

  到2030年我国人均能耗随人均GDP增长将继续增加,同时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提出用30年时间达到碳中和,减排的强度和速度前所未有。面对诸多挑战,要稳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研究路径极其重要。

  金之钧认为,“两个轮子驱动,两大领域发力,一个重要抓手”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基本路径。

  两个轮子驱动是指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和市场主体作用。政府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在起步阶段尤为重要,但其中也存在“双刃剑”的问题,要防止一刀切,减碳需实事求是。而从长远来看,一定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主体作用。

  两个领域发力是指减碳和消纳领域。减碳方面,一是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重。二是调整钢铁、建筑、交通等工业领域结构,改造工业流程,实现再电气化,提升电气在消费端的比重。消纳方面,应大力开展陆地生态系统现状与潜力分析、海洋生态系统与潜力分析,发展CCUS/CCA技术、二氧化碳直接利用技术等。从化石能源到非化石能源,资源禀赋、能源安全、GDP增长、就业率、成本问题等,需要综合考虑,金之钧建议化石能源到2060年要保留40%左右,届时碳排放大约是32亿吨需要消纳。

  一个重要抓手是指碳定价、碳交易与碳税。世界银行2020年数据显示,全球已有61项碳定价机制正在实施或计划实施中。2021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全面启动。金之钧认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连接市场和政府的重要纽带,这种基于市场的碳定价机制旨在通过提高多个碳密集型行业的碳排放成本,推动实现碳强度持续下降。

  金之钧指出,我国能源转型呈现多元化、低碳化、分散化、再电气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全球化这“六化”特征。碳中和与能源转型相关的八个大的方面,我们筛选出了五大未来核心技术,储能、氢能、CCS/CCUS、数字化、核聚变。随着CCS/CCUS技术逐渐地走向成熟,届时我们保留一部分超临界、超长临界煤电、天然气发电、核电,再配合风电和光伏发电,这样一个电力系统是让人放心和安全的。而核聚变将是人类终极能源解决方案。

  金之钧对未来发展提出五点基本判断。

  一是发展是主旋律,2035年翻番,2060年再翻番,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今后发展的首要目标。

  二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从资源驱动向资源与技术共同驱动发展,资源从一煤独大向天然气、风、光电、地热等多资源共同驱动发展,能源多元化发展。

  三是从当前能源结构和工业结构看,GDP增长与碳排放在2030年之前呈正相关关系,碳达峰时间不应过早。达峰后,着重抓单位GDP的碳排放,建议国家放开能耗总量控制,在中西部地区鼓励高能耗低排放项目。

  四是能源转型过程中应遵循先立后破,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发展清洁能源发电,再逐步退出煤电,储能技术和储能能力建设是关键瓶颈。

  五是能源公司正在进行从“资源为王到技术为王”的转换中,金属资源是未来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关键。

  金之钧表示,碳中和涉及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仅从技术、能源、生态环境等任何单一部门考虑问题都是片面的。

  碳中和路径设计应处理好五大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能源安全与碳中和的关系,把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二是要处理好国家层面的减排目标与各省市、企业减排目标以及路线图的关系,积极做好在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

  三是要处理好传统化石能源公司和新能源公司之间的关系。在国家层面重视行业之间的平衡性与协同性 。中国2050年以前化石能源仍然唱主角,这一大的局面改变不了。

  四是处理好近期与长远的关系。着眼长期,着手近期,积极培育颠覆性技术,技术改变能源格局,技术创造未来能源。

  五是处理好中国与全球的关系,既要顺应或引领时代潮流,又要防止被国外制约我们的发展。碳排放权说到底是发展权,是生存权,我们必须据理力争。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