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脱碳目标。特别是欧盟对碳排放量的严格管控,将使用“碳边境调节机制”,国内诸多企业特别是进出口企业为了减少出口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采购绿电、绿证的诉求持续扩大。我国也先后出台多个政策文件,推动绿电、绿证市场格局渐成。
日前,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了《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这一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不仅为可再生能源电量的环境属性提供了权威认证,更为清洁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业内人士提到,《规则》的印发实施有助于充分体现可再生能源项目绿色环境价值,培育绿证绿电交易市场,营造绿色电力消费环境,对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规则》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这一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向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今年上半年绿电交易数据,在国家电网公司区域,今年上半年已成交绿证5700万张,是去年同期的39倍。绿电交易为980亿千瓦时,是去年同期的2.5倍。可以看到,绿电、绿证都呈现上涨趋势,尤其绿证的交易量更是激增。
《规则》坚持“统一核发、交易开放、市场竞争、信息透明、全程可溯”的原则,为绿证的核发和交易提供了清晰的框架。核发由国家统一组织,交易则面向社会开放,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这种机制设计,既保证了绿证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参与热情。随着绿证市场的不断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环境价值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进而吸引更多资本投入清洁能源领域,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规则》着重强调了对“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追溯性”的要求。这一要求不仅为绿证的核发、交易、使用等环节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也有效防止了环境属性的重复使用和重复声明问题。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全程可溯,不仅提升了绿证市场的公信力,也为用能企业采购和使用绿证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这种对数据管理的严格要求,无疑将推动我国绿证市场向更加成熟、规范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我国风电和光伏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两大支柱。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5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5.1%;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9007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的20%,同比增长23.5%。《规则》的出台,为风电光伏产业带来了双重利好。一方面,绿证市场的完善将进一步提升风电光伏电力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更多绿色电力的生产和消费;另一方面,通过绿证与碳交易的联动,将为风电光伏产业提供更加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规则》出台对于风电光伏相关的产业链是利好,政策必须落地,但也取决于市场建立的程度和速度。现阶段风电光伏发电占比高,电网稳定成本也较高,风电光伏发电不稳定可能会出现零电价、负电价等情况。“现在需要长远的机制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进而把碳交易跟绿电绿证联动起来,给可再生能源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有专家称,针对“超过有效期或已声明完成绿色电力消费的绿证,国家能源局资质中心应及时予以核销”的要求,标志着备受瞩目和期待的绿证核销机制终于被正式确立,而通过核销机制确保环境属性使用唯一性也与国际通行做法一致,解决了此前使用绿证面临的环境属性被重复使用和重复声明的问题,为我国广大的用能企业采购和使用绿证完成可再生能源使用或降低外购电力碳排放提供了务实有效的工具。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则》正式印发后,国家能源局拟从编制配套实施细则、广泛开展绿证宣传和加强绿证市场监管三方面推动落实。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