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峰会上发布了《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报告》。该报告详细阐述了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最新趋势与成就,揭示了可再生能源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的巨大潜力。
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达到473吉瓦,创下新纪录。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有81%新投产的公用事业规模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成本低于其化石燃料替代品。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至4美分/千瓦时左右,使其全球成本比化石燃料和核能发电低56%。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可再生能源在成本上的巨大优势,也为各国实现能源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商业和投资理由。
IRENA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表示:“与化石燃料相比,可再生能源在成本上具有很大竞争力。长期支持政策的良性循环加速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种增长也将带动技术改进和成本降低。”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事实上,自2000年以来,全球部署的可再生能源为电力部门节省约4090亿美元的燃料成本。其中,亚洲节约成本最高(约2120亿美元),其次是欧洲(约880亿美元)和南美(约530亿美元)。
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技术进步是推动成本降低的关键因素。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例,全球新建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加权平均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从2010年的0.460美元/千瓦时下降到2023年的0.044美元/千瓦时,降幅高达90%。这主要得益于光伏组件效率的提升、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供应链的优化。
规模化效应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不断增长,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单位成本随之降低。例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其可再生能源在2023年的大幅增加推动了全球范围内加权平均发电成本的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成为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和水电的最大市场,市场占比分别达到63%、66%、65%和44%。
此外,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也是推动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的重要因素。各国政府通过提供补贴、税收优惠、绿色信贷等政策支持,降低了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成本。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市场的逐渐成熟,市场机制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绿色证书交易、碳交易市场等机制的建立,为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进一步降低了发电成本。
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可再生能源的普及降低了电力部门的燃料成本,提高了能源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时,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在环境效益方面,可再生能源的普及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与化石燃料相比,可再生能源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可再生能源的普及还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资源状况,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未来,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有望继续下降,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IRENA报告指出,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必须达到11.2太瓦,每年平均新增发电能力需达到1044吉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国政府需要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应用。
然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其次,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成本仍然较高,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环境,降低投资风险和提高投资回报率。最后,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也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对话和技术交流,共同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